开学初,得知自己要上一节整本书的名著阅读课,内心惶惶不安,那时我连整本书阅读是什么还不知道,匆忙上网查资料,临时抱佛脚买了《书册阅读现场》和《名著导读课程化丛书》两本书,但是依然如遇迷雾,摸不清方向。
后来教研员赵杨老师不辞辛苦亲自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名著阅读研讨会,我这才了解了整本书阅读课基本课型分为推荐导读课、过程指导课、成果展示课和复习重读课。我们教研组商量讨论后,确定以《骆驼祥子》为文本,由我来上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张丽娜老师上更有挑战难度的成果展示活动课。
课前准备
课型确定了,但是实施起来困难一箩筐。我的备课思路是,用激趣、指导、实践贯穿课堂,但首先得保证学生的充分阅读,毕竟这是一整本书,学生若不提前阅读,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自读和摘抄任务,然后自己又重新细读了整本书,从书上摘录了可以作为圈点批注示例的句子,查阅圈点批注资料,录制成微课,并制作了助学卡。
其中微课的制作花费了我大量的功夫,虽然准备了逐字稿,但是对着微课仪录制时,总是嘴打瓢。可谓是录课一分钟,练习一小时,准备一下午,构思一星期。起初我只录制了一段5分钟左右的微课,内容包括圈点释义、圈点符号示例、批注释义与分类举例、动手演示四部分,但是学生很难一下子记住这些内容,赵老师给我提建议,把微课再次分解,分为圈点、批注、演示三个小微课,每个微课2分钟左右,这样知识点短小集中,便于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打磨,我终于确定了这节公开课的基本流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阅读检测,整体感知《骆驼祥子》故事内容;观看微课,掌握圈点批注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圈点批注《骆驼祥子》片段,并交流展示。同时围绕目标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开门见山,悦读激趣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一件愉悦的事,今天我们就以《骆驼祥子》为例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同学们学有所获、心有所悦。
环节二:阅读检测,整本书阅读
让学生完成PPT上的《骆驼祥子》思维导图填空
环节三:圈点批注,深入阅读
活动一:圈点
①观看圈点微课视频
思考:什么是圈点?
明确:
“圈点批注”指的就是用一套固定的、具有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进行圈点勾画。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以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查检摘录,引领我们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②圈点实践
根据刚才学到的圈点知识,迅速浏览助学卡上的阅读片段,有选择地圈画3-5处。
提示:生字词、关键词、重点句、精警句……
请2-3个学生上台展示。
活动二:批注
观看批注微课视频
思考:什么是批注?批注的分类有哪些?
活动三:圈点批注
①介绍圈点批注方法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圈点与批注的基本知识,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怎么运用它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演示视频,一会儿请同学来总结圈点批注的方法。(播放演示视频)
明确:
初读文章,速读圈点知思路;
再读文章,精读圈画写批注;
三读文章,细读品味寻感悟。
②动手实践
我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就让我们动手实践一番吧!
要求:讨论交流,小组合批
一人记录,一人讲解
环节四:交流展示,分享阅读
要求:每组上台展示3-5处,相同之处,不再展示
环节五:课堂小结,探究阅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但是通过圈点批注才能引领我们关注细节,品味语言,对作品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思考。那么怎么才能把我们的这些零碎思考整合成专题探究呢?这里我们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从以下方面任选其一进行探究,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讲解。
例: 给作品人物写小传
品析“京味儿”语言
探寻悲剧原因
课后评价
课后,参与评课的老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教学设计、授课环节、课堂效果、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细致客观的评价,他们充分肯定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认为课堂结构清晰,师生互动充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得到发散,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比如微课里对批注的分类不够明确,实践中没有分类布置批注任务,学生展示不够丰富,这些值得我去反思。
另外,张艳芳老师也提出了阅读课的一个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圈点批注容易,但是如何让学生抓住语言的敏感点呢?这引发了我们对阅读课的重新思考。
教研员赵杨老师对此次阅读研讨课做了总结,认为名著阅读需要新颖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但最终要回归文本,挖掘思想深度,同时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现代化。
阅读丰盈智慧,名著陪伴成长。一节名著阅读课的诞生需要精心的准备和打磨,才能为学生指引方向。而这条阅读之路漫漫修远兮,我们仍需继续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