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案导航
河南省开封市省一毛小学 范素娟
“单元整合型学案”两种使用方法
一、教师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1.预习──指导学生根据整合目标进行课堂预习;
2.交流──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根据目标进行交流,达到标准,填写导学表中的“自评”栏目;
3.巩固──指导学生完成助学稿,并与小伙伴进行互相批改,填写他评栏目。
4.收获──指导学生在学识树上写出自己的收获及展示形式,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展示课的准备;
5.展示──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收获的展示分享活动;
6.测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促学稿,并及时批改。
二、孩子独立根据学案进行学习的流程与方法
1.自学──根据整合目标自主学习;
2.交流──根据导学表中的标准,与小伙伴进行互相交流与检查后,填写“自评”中的各个栏目;
3.巩固──完成助学稿,并与小伙伴进行互相批改,填写“他评”中的各个栏目。
4.收获──在学识树上写出自己的收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课的准备;
5.展示──与小伙伴进行展示分享活动;
6.测验──独立完成促学稿,请老师批改。
说明:促学稿即单元测试卷,由使用教师自己出题。
学案导航(1)
一、学习目标:目标一二
二、时间安排:自学2课时,完成助学稿2课时,共4课时
三、导学表:
评价 | 态度积极 | 理清思路 | 学习生字 | 学习词 | 背诵内容 | 收获展示厅 | 促学稿 | 总评 | ||||||||
把握主要内容 | 正确朗读 | 拼读 | 书写端庄 | 扩词 | 熟读书写 | 正确理解 | 《日积月月累 | 白杨草原 | 认真准备 | 争当首席 | 穿插及时 | 讲究礼仪 | ||||
自评 | ||||||||||||||||
他评 |
四:助学稿
【1】我了解了课文大概内容,我会填空。
(1)《丝绸之路》这篇略读课文描绘了公元115年,中国与( )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中国使者的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导读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一课,作者老舍先生先描写( )的景色;再描写( )的情形。
(4)《白杨》写的是在通往( )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 )展开讨论的事。
【2】我能正确朗读(按照组长临时指定的内容朗读)
1.我能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表达与作者一样的对草原风光惊喜不已,赞叹不已之情。
2.我能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3.我能朗读《白杨》有关部分,表现出孩子天真烂漫。
4.我能朗读《白杨》有关部分,表现出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
5.略读课文中的部分。
【3】我学会了生字,能完成下面练习。
(1)“蒙古包”中的“蒙”读作( );
(2)“好客”中的“好”读作( );
(3)“似乎”中的“似”读作( );
(4)给下面词语中的汉字标上正确的声调:
rou xuan le shu se jin chu xie zheng柔美 渲染 勾勒 拘束 羞涩 襟飘带舞 矗立 机械 狰狞
(5)我能写出下面字词的读音。
矗( )凹( )奂( )贸( )妖娆( )巍峨( )狰狞( )
【4】我会书写
1.我能把生字写得端庄大方。
(吟、貌、襟、涩、疆,“毯”的最后一笔为点,“陷”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1)“貌”和“疆”的部首分别是( )( );(2)“毯”的最后一笔是( );
(3)贯通的“贯”一共有( )笔。
【5】我会组词。
喧( )吟( )勒( )佛( )( )晰( )( )
渲( )含( )鞋( )拂( )( )貌( )( )
【6】我认真学会了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
lǜtǎn róuměi xuànrǎn gōulè dīyín qílì huíwèi( )( )( )( )( )( )( )
sǎtuō yūhuí jíchí lǐmào jūshù xiūsè shuāijiāo( )( )( )( )( )( )( )
tiānyá qīngxī chāzuǐ fēnbiàn fǔmō jièshào( )( )( )( )( )( )
xīnjiāng xiànrù rèhūhū yíbìqiānlǐ cuìsèyùliú( )( )( )( )( )
jīnpiāodàiwǔ húnhuángyìtǐ(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 )( )素裹 ( )( )欲流 ( )( )以待 杯( )车( )( )( )一体 ( )( )不及 ( )飘( )舞 一( )千里
【7】我理解了词语,能完成下面各题。
1.我能根据意思正确写出相关词语
(1)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
(2)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
(3)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
(4)细细地回忆,品味。( )
(5)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
(6)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
2.我能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迂回—( ) 勾勒—( ) 拘束—( ) 清晰—( ) 表白—( )
3.我能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语。
拘束—( ) 羞涩—( ) 清晰—( ) 软弱—( ) 动摇—( )
【8】我背诵了课文,能按原文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是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山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轻轻流如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又叫人____,既愿______,又想做下低吟一首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___,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忽然,像被_________________似的,远处的________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________着,________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________的草原________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3)根据“日积月累”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簸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杨生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学案导航(2)
一、学习目标:目标三、目标四
二、时间安排:自学2课时,完成助学稿2课时,展示2课时,共6课时
三、导学表:
评 | 围绕重点学习 | 完成助学稿 | 交流展示厅 | 完成促学稿 | 总评 | ||||||||
价 | 对西部的认识 | 表达方法 | 【1】 | 【2】 | 【3】 | 【4】 | 【5】 | 倾听认真 | 形式多样 | 讲究礼仪 | |||
自评 | |||||||||||||
他评 |
【1】我运用助学图进行学习,深有体会和感触。
1.学了《草原》一课,我体会到了作家老舍先生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与留恋之情。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我能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贸易与交往的大门,其中我国出口的技术有________;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艺术有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文中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西部昔日繁华的见证。
3.我背诵了《白杨》一课中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句子描述了白杨树的外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我知道在开凿风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点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次,从这四句带感叹号的句子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一:(设计目的:体会“直抒胸臆”“精笔细描”,表达情感的表达方法)
《草原》片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样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演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用哪个词概括了草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2.草原的“天底下”这一部分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着重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做___________,把草原比做__________;带“﹍﹍”的句子是用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探究与拓展:
(1)“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
(2)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精笔细描法把自己的情感与描述的景物交织在一起.我也能行!
①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②用~~划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精笔细描的句子,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③选择一处景物,用“精笔细描”的方法把情感与描述的景物交织在一起。
4.在片段中找出作者直接表达第一次见到草原独特感受的句子,用~~划出来。
探究与拓展:
作者在行文时善于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与描述的景物交织在一起。我也能行!
①划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8个感情强烈(直抒胸臆)的感叹句,把体会批注在书上。
②如果牛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③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白杨》片断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⑴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⑵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⑶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反问句B、疑问句C、设问句
⑷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我能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写出爸爸的“心”! 探究与拓展:作者在行文时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我也会用!
物(特点) | 人(精神、品质等) | ||
白杨 | 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 | 边疆建设者、(筑路工人、地质队员、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和军人等) | 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
【3】阅读理解二:
1.仔细读课文,在描写场景变化的词语前面加上恰当的词语表达出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 )迎接 ( )相见 ( )款待 ( )联欢 ( )话别
2.任选一题,写一写(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
①“手拉手”伙伴到自己学校或家里来时受到我们欢迎的情景;
②自己到”手拉手”伙伴的学校或家里去受到欢迎的情景;
③同学们接到”手拉手”伙伴的信时的快乐情景;
④想象手拉手伙伴受到自己信时兴奋的情景。
【4】习作
给外国的小伙伴写一封信,用学到的表达方法介绍自己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了解到的西部情况。
【5】完善自己的“学识树”(写上自己的收获及表达形式,按此进行交流展示的准备)
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我随着课文走进了西部,亲近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感受很深,收获很多,我将在展示课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