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入职的教师,同时担任了九年级的教学任务,让我倍感责任的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语文总能散发出那般浓郁的清香,让你忍不住亲近几分。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中,优秀的教师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而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也是值得反复学习和揣摩的精品。在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课郑愁予的《雨说》之前我查阅到了浙江省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俞志涛的课堂实录,这节课获得了浙江省第六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的一等奖。“模仿与思考”应该是新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反复研读完这篇课堂实录,我觉得它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文本细读,深刻把握诗歌主题。
初读郑愁予的《雨说》,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这场雨的轻柔细腻,温柔亲切,这场雨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具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当在文本的最后发现“1979年”这样的字眼,我隐约地感受到了这首诗歌可能承载着时代的意义。果不其然,匠心别具的雨背后站着一位用心良苦的诗人。文革结束后,郑愁予曾参访过北京,曾经生活在北京的他看到文革后古朴自然的城市风光已经不再,人们的生活都是那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正如郑愁予自己所说“其实《雨说》这首诗不光是写给儿童,而是写给所有人的……我觉得当时的中国需要儿童式的欢乐,需要一个自由的概念。”[1]是呀,这绝非是仅仅写给儿童的,而是写给从文革走来的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作者希望在他们脸上看到梦靥过后重现的笑容,悲痛过后儿童式的欢乐。文本细读是建立在对作者本人,对教材所选文本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当真正理解了《雨说》,就仿佛与作者有了心灵的沟通和那份默契,也就在课堂上更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通过文本所传递的思想。
二、循循善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俞老师的这堂课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师生问答从而达到智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这堂课总共设置了四个问题,分别为“这场雨怎么样?”,“孩子们怎么了?”,“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怎么了?”,“雨是怎么做的?”(用一两个词来概述)。问题的设置简单明了,逻辑清晰,每个问题既贴合文本又具有启发性。俞老师一步步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诗歌,同时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阅读诗歌的积极性。另外两个问题之间的过渡语,看似简单,但很容易在教学中被忽略,这也是考量一个教师智慧的重要方面。俞老师从学生们的语言中感受到了这场雨洋溢着的希望和美好,但是雨也有它的担心和忧虑,让学生在诗歌中寻找他忧虑的地方,从而引出“这群孩子怎么了”的问题?当然这样自然的过渡语还有很多,都体现着俞老师的教学智慧。
三、咬文嚼字,品味诗歌语文味道。
语文课不是历史课,不是活动课,是真正落实到语言文字中去的,在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雨说》原诗第七小节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这一小节每句结尾都有一个“啊”字,当把每句都出现的“啊”去掉,俞老师和学生进行前后的对比诵读然后发现有不一样的效果,去掉“啊”后,这节小诗读起来会显得生硬严肃,所以细腻的柔情全体现在一个“啊”字。
《雨说》原诗第五小节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俞老师修改后的诗歌:
跟着我去踩田圃润如油膏的泥土,
去看牧场忍冬的新苗抽发,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编写的洗衣谣。
修改后的诗歌明显读起来不顺口,这是因为作者在诗歌创作中注意了押韵,而且连押“ao”韵,好像我们哈哈笑时咧开的嘴,让我们感受到了雨那种迫切渴望孩子们收获快乐与爽朗的情绪[1]。
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其文章《咬文嚼字》中曾经提到“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篇文章还为我们诗歌学习或教学如何做到“咬文嚼字”提供了对文字增、删、调、换等方法。我们发现在诗歌教学中这些种种方法的运用,会从语言文字中推敲出更多的韵味,也真正的把语文教学落实到了语言文字中。
四、执教反思,关注学情灵活运用。
怀着无比的兴奋与期待,在充分熟悉文本和教学实录的基础上,我也在所教的班级以同样的方式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这篇《雨说》,课堂效果比之前课堂效果更好。以问题导向,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引到了诗歌的主题,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诗歌所散发的魅力。但也有问题的存在,例如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用一两个词概述雨的特点,雨中孩子的特点的时候,学生们还不能很全面的找到相关的内容,另外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们还不能深刻领会到文革所带给当时人以及作家的影响,所以文本的深意可能更多的停留在文字的理解和老师解说的层面,这可能需要他们在今后慢慢地消化理解。
在教学的道路中,我是一个刚刚启程的老师,我知道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向各位前辈们请教学习,每一节课需要认真的反思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俞志涛.《雨说》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15.7
市第七十六中学 万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