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巴蜀新课堂》名师优课 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3月18-19日两天,我参加了第九届《巴蜀新课堂》新课标新课程视域下全国中学名师优课教学观摩研讨会。各位语文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的魅力,语言文字的灵性,我们也感受到了老师们传递的幸福,找到了心灵的“诗意栖居”——阅读。

听过很多优秀语文课,教师“随意性”的教学常使我如沐春风,也为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可“随意”得意,试图模仿却总是只有别人的“大叶”,而且有明显的刀砍痕迹,哪有语文课“枝繁叶茂”之感。反复读文本也没有找出跃动的字词,跳出文本搜索、查阅、链接也没有“迁移”之效,有的只是“牵移”之牵强。听了郭初阳老师的讲座《读书与教书》,为自己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感到惭愧,二十多年前我只是一名中师生,教书二十五年除读课本教参,也未曾静心读过几本书。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不读书却教书,我都教给了些“神马东西”?!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自身就是语文,可我只是一块没有营养的贫瘠之地。我没有十八本书的文化底蕴,又怎能展示出十八般武艺?我责怪学生不爱语文,不常阅读,可我是否曾将经典带到课堂?我煞费苦心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却未曾去听学生的心声——我很害怕要教我些什么的人。教师职业这场旅程,只有在阅读中才能找到追寻的方向,只有阅读才能成就语文老师的梦。丰富了自己方能自信地走进课堂,领略了文学的魅力方能拥有“随意”的课堂,有生命的文字才能浸润学生的生活,有创意的表达才能感受生命的美好。

读书是吸收,是欣赏;教书是付出,是分享。读了有温度的书,那就做个幸福的教育者。张宏教师的《秋天的念》诠释了伟大的母爱,教我们直面生活的“秋风”,浇灌了生命之菊花,让它开得更“烂漫”。这堂语文课行云流水,拨开了我心田上的迷雾,引领我奔向诗意的生活。张老师强调“经典从来不是一次性消费”,“学会聆听文字深处最细微的声响”,“朗读是文字进入灵魂的唯一方式”,张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彰显了语文课的尊严,学生内心与作者共情,沐浴在母爱的光辉下读谁像谁。静心阅读,学生知道了父母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享受阅读,学生有了将内心发生的一切用最匹配的语言表达创作欲;品味阅读,换来了学生的生命之思,完成了语文的使命。谁的人生不会遇到“秋风”,就算给我无尽的痛苦与折磨,生命的菊花依旧开得烂漫,我依旧在三尺讲台上幸福地传递着幸福。

回味刘子渝的课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刘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所折服,更为课堂的生成之彩而惊叹。课堂设置了三个环节:这是一场怎样的辩论?这是一种怎样的朋友关系?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状态?水到渠成的课堂生成让会场师生消遥游了濠梁,随着学生思维的碰撞品味了庄子的感性与诗意,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我们的灵魂激荡,生活不必太较真,随意洒脱、超凡脱俗才是生活的真谛。

美丽语文,诗意生活,人生百味,一地鸡毛,即使生活给我“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凄苦,我依然高歌“也无风雨也无晴”。让书籍成为我们的朋友,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烟火,有所期待,无所回避,且行且歌且从容。
( 语文老师  卢宗会)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