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以为,公式、图表都是数理化学科才用得上的东西,于学习文字而言无多大效果;学习语文需要的更多的是理解能力,包括文本中或浅显或深奥的内在逻辑,只要理解了其本身的“意思”,就不难把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热衷于不厌其烦地解释,或不断提问以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答案。直到前段时间准备公开课,我才明白这种想法实属作茧自缚。
那是一节专题复习课,内容是提取文字材料的主要信息。这种题目包含多则材料提取多条信息和多则材料提取一则信息两种情况,而且因材料的文体不同,需要提取的要素也不同;总的来说是有些复杂抽象的。果然,在试着上了几次之后,学生的反响都不太好,我一直在提问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上想办法,改了又改,最终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看着学生上完课后仍未褪去迷茫的眼神,我深感挫败。
幸而教研员赵老师在听过我的课之后帮助我找到了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所在:没有“工具”,没有抓手。赵老师建议我用思维导图和表格来帮助学生思考:“这个内容本身就已经很抽象了,在没有实际抓手的情况下,你的提问和讲解反而使其变得更加抽象……”我苦思许久没有找到的症结经赵老师一语点破,顿时明朗了许多。
之后我依照赵老师的建议,根据材料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思维导图或表格作为学生思考的工具:思维导图用以处理内容差异较大的材料,表格用以处理内容相似点较多的材料。这样学生将材料中的信息对号入座填入其中,各种要素一目了然,不仅加深了对题目本身的理解从而更容易得出答案,还能根据图表区分材料之间的不同、总结相应的做题方法,使得整节课的内容明朗了许多。我也体会到了“工具”在语文课堂,尤其是复习课中的重要作用:用好了“工具”,课堂就可以化繁为简;课上有了抓手,有时抵得上千言万语的讲解。
由此可见,一些“工具”并不是理科课堂的专属,公式也好,图表也罢,只要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都应该大胆去尝试,而不应拘泥于自己认为的“学科特性”从而错失良方;毕竟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语文课堂还有很多可能需要我去思考,去发掘。
实验学校 张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