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文体上看归入议论文。单元学习目标是:学习这个单元,要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这一单元目标与课标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就本文的特质来说,以此为基准确立学习目标颇有些纠结之处。
首先从语言风格上看,这是一篇极具个人激情的文章。相较于《敬业与乐业》的层层推进的理性思维,本文要感性得多。文章呈现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铺陈,不吝辞藻的渲染,如“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诸如此类的渲染比比皆是。而后半部分又处处用反语或构成极具漫画感的形象,如“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或表达强烈的愤慨,如“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可以这么说,这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力量不是它睿智的思想,而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如果在确立本文的教学内容时,关注议论文文体特征而放弃语言的欣赏品味是不是有捡芝麻丢西瓜的嫌疑。
其次从文章内容看,课后思考探究这样问: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这个问题清晰地指向了议论文的一般考点——论点及论证思路。通观全文,第一段交待了写本文的缘起,最后两段总结全文。中间部分赞誉圆明园和谴责强盗行径,是总分总的结构。论证思路基本上要依据文章的层次结构来梳理,就以上结构来看,这一点并不能称之为教学重点也构不成难点。再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在开头部分提及巴特勒上尉对于此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是“体面的,出色的”,“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很想知道,我对于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针对此雨果表达看法,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相比本文的论点依据其结构自然是在最后的总说段,但是这个论点又不如《敬业与乐业》《论教养》那样清晰明了,“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这样带有喻指的观点如何转化为更为清晰的表述,涉及到判断、理解、表述等能力,对初识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是个新的挑战。这一点是一个教学难点。
最后,说到理解的问题。议论文学习除却文体知识学习之外,与作者产生共鸣或者是争鸣也是议论性文体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天然任务。这一点在课后思考与探究中也有体现:“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理解雨果在文章论述中所体现出的评价角度,那么这样的句子理解其内涵就势在必行。“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还有这样的句子“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样意蕴深刻的话,如若不能理解,怎么能谈及共鸣和争鸣呢?从这个角度思考,句意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基于以上思考,这篇文章放在学生初学议论文的九上第二单元无论是对于学还是教来说都是一个挺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