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3、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资料链接】
1.有关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写作背景
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永州当时是一个荒僻未完全开化的地区。但永州山脉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纵横,风景雄奇美丽。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
作为贬官,柳宗元在永州有职无权,无所事事,于是有时间出游。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
2.关于“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3.寓情于景
    即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避免直白的感情渲泻,显得委婉、含蓄。

一、预习导学
一.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⑵俶尔远逝          忽然      
2、 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词类活用)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①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⑵斗折蛇行   斗:   ②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曲折;  蛇:  名词作状语,像蛇
那样蜿蜒爬行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③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⑷凄神寒骨  凄: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                       
3、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
是:   伐竹取道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上文哪句话相呼
应:  ②水尤清洌                                                
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写其动态的一句是: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4、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文章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寂寥、凄寒、幽怆的气氛,借以抒发了作者在失意苦寂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
                                                                        
5、 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答案:观鱼时的心情:“似与游者相乐”,在这种环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烦恼,产生了与鱼同乐的情趣。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浸透着作者凄苦悲凉和压抑的心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写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力求排遣郁闷的心情,但又最后无法解脱的深沉痛苦的心境。
                                                                              
二、课堂探究
1.    交流预习内容。质疑交流解决疑难。
2.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交流回答。

发现小石潭---               ---                  ---                ----            
3.精读文章,品味写法: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提示:(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
4.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刚才同学们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年,柳宗元满怀壮志地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不幸失败,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湖南永州,那种心境不言而喻。你能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吗?试着谈一谈。  
   5.背诵全篇

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小石潭记》全文。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梁攦(lì):屋的正梁。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③箭:小竹子。④疏数(cù):疏密。⑤中州:中原。⑥更:经历。⑦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吾 疑 造 物 者 之 有 无 久 矣   答案: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   C、乃不知有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案: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碳水清澈透明),鱼儿好像都在空中自由游动,四周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
                                                                              
4、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小石潭记》
〔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 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    潭水和游鱼;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大概             ⑵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           
⑶南流数十步  南:      向南                 ⑷不可名状   名: 说出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⑵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答案: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遮蔽。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答案: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