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特制订心理健康课程评价方案。
二、评价对象
郑州市二七区全垌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
三、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3、尊重性原则。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四、评价时间
平时评价贯穿整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终结性评价为学期期末。
五、评价内容及标准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权重评价等级
课堂表现1、遵守课堂纪律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0优秀17-20良好13-16合格10-12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前学习用具准备齐全、按要求搜集材料10优秀17-20良好13-16合格10-12
能够正确分辨同学行为的对错5
愿意与同学交流、合作、分享等5
知识与技能了解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能力10优秀40-50良好30-40合格25-29
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能够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10
能够在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方面做出努力。5
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有一定的理想。5
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伙伴的交往10
具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10
测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中的表现10优秀9-10良好7-8合格6
总评100优秀85-100良好75-84合格60-74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表六、评价过程及方法1、明确目标:学期初,教师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内容及标准,并与学生交流后让学生明确该课程评价内容及目标。2、确立评价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与其他学科文化知识教学不同,在活动中更多地涉及到情感体验或认知内化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性出发,采用平时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其中平时过程性评价占的权重高于终结性评价。3:确立评价人员及职责:过程性评价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参与;终结性评价由学生进行自评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综合评定组成。4:评价结果的呈现:由学生自主评价、班主任评价、心理健康教师评价组成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表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情况,与家长分享后放入学生成长袋。

 
热门小学教学总结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