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大家往往说这是不认真,希望下次认真一点,不再犯错。但却经常出现,让人忽视不得。其实这时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例如0、6不分,3,5,8混淆,1、7互变,4、9混同;或者丢三落四,把一个数中间或者末尾一个或几个数字漏掉,小数的小数点要么丢了,要么点错位……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
2、专心校对的习惯。
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 ,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试想,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做到三核对:题抄好后要与原题目核对;竖式上的数字要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要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3、进行估算的习惯。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一是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例如:529÷23, 207÷23 前者商是一位数,后者商是两位数。213×29 利用200×30=6000估计213×29积为6000左右。二是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得数是否正确合理。21.3×2.9的积的末尾数字是7,因为3×9=27,而且积有两位小数。在正数范围内,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在小数乘法中,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就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就大于这个数,例如:5.2×0.35=18.2 就根据0.35比小,积小于5.2就可判断积18.2是错误的。在小数除法法中,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就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反而就小于这个数,例如:6.21÷0.3商要大于6.21,6.24÷1.2商要小于6.24。
4、验算的习惯。一些学生认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还要教育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必须书写清楚规范,草稿纸上的竖式要书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5、订正的习惯。计算中的错误,要让孩子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