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前,培养孩子的数学脑》读书笔记


刚好看到这本《10岁前,培养孩子的数学脑》,静心看来,受益良多。现将书中我喜欢觉得应当反复阅读的内容做个摘要,对于浮躁焦虑的我来说,值得认真回味。
一、课外培训班与补习班上还是不上
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现在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外面上各种补习班,我问:一定要上吗?他说别人都上,你不上就跟不上。但是作为小学教师,无数的事实又让我对补习班不得不否定,很多孩子看似提前学了,实际上却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反而无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先行学习,等于在沙滩上盖房子。先行学习可能造成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工具性理解”,而非“关系性理解”。众所周知,先行学习的重点就是加快速度,因而授课时一般都是教学生解题方法并进行反复训练,以便短期内提高成绩。但是其中的弊端不用太长时间就会显露出来。一个连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都不懂的学生,“题型一变,不会解题”是想当然的事情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主动性,先行学习的孩子们因为一直都由教师或家长来牵着学习,所以自主性特别差,甚至有些孩子干脆不懂学习方法。
二、预习与反复复习
获得优异成绩的秘诀是复习,而非预习。——这个观点也和我今年正在思考的教学调整有关,导学案的教学需要学生事先要经过充分的预习才行,我今年想做一个调整,那就是扩展课后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更注重复习。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比别人早并不算什么本事,学习上应该注重比别人理解得更深。相比一味地向前奔跑,反复地复习、回顾,并进行充分消化,更能让孩子真正地掌握知识。”
在孩子的早期阅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书不在多,而在于每一本都要反复地诵读。比如现在孩子也会反复地看他两岁三岁的时候看过的书,我相信每一次重读,孩子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即使是同一段话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要深入而不是掠过。
三、让数学生活化
我曾经非常开心自己用编儿歌的方法让孩子记住了10以内的加法,现在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我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获知答案的过程,我的方法,很轻松地给了孩子一个结果,这是不应该再犯的错误。孩子通过玩电脑游戏知道了一个南瓜头能砸死两个僵尸,两个南瓜头能砸死四个僵尸,三个南瓜头能砸死六个僵尸,就比我直接告诉他2+2+2=6好多了,也胜于我告诉他2个3是6或者3个2是6要好的多,一定要牢记:给孩子自己发现的机会,并耐心学会等待。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远比一个正确的结果更加重要,更何况,数学不只是简单的计算。
让我们用手指来表示5吧,有多少种表示的方法?相同的数,不同的表达方式,孩子才真正理解了数的概念。值得我认真体会。
数学不只是数数,还有量一量、测一测等等。让数学生活化,牢记!
四、加法和减法,还是不要靠纸和笔来计算
无论是认表还是加减法,先不要急着教给孩子方法,当孩子算出来时,要注意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答案的?”这一点提醒了我,我们往往过分关注结果,而忘了过程。寓教于乐,快乐地学习加减法。对话,只管出题,让孩子自己摸索出方法;问问过程;小数减大数,例如3减去5看看孩子怎么回答。
五、让孩子早点认识分数
家长们普遍重视加减法,其实分数也很重要。平时在生活中注意把一半改成1/2,常说1/3,2/3等,孩子习惯1/2之后,自然会过渡到1/3。1/4等等分数的表达,这也是在四周岁就可以做的事情。
六、用人性教育代替早期教育
因为疼爱,所以要在室外培养,优良的品德才能滋生才智。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正确的生活习惯才能培养出学习优秀的孩子。
摘录:正确的生活习惯与规律的生活节奏,早在幼儿园时期,晚则在小学一年级前就要形成。错过了那个时期就有些迟了。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有意培养其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天下午回到家,女儿都要先洗手,然后坐在饭桌前吃点心。吃完点心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先去写作业。作业完成后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并放到玄关旁边。      
我不喜欢理论太多的文章,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动作分解,因为每一步都切实可行。对很多的家长来说,我们并不关心是哪个心理学家说了什么东西,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去操作,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怎么养成,作者上面的那段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坚持就成习惯了。

 
热门小学教学总结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