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卷面分析质量监测
文昌华侨中学 高一化学备课组
一、成绩统计,总体试卷评价
通过统计,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平均分为40.2,除了直升班(8)班和实验班(1)班,普通班中(3),(7),(9),(16)班考得较好。考试试题难度适当,总体还是重基础,部分考能力,有利于指挥化学教学。试题特点:①覆盖面广,必修1每章的内容基本都涉及到了。②重视学生分析、计算能力。③重视学生知识迁移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对高三化学试题的熟悉。④题出得灵活、考能力,体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命题思想。
二、试卷内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卷中16道选择题全部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分别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物质的量、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的基本常识,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基础,着重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错误率高的是第9、14、15、16题。第9题考点为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学生在答题时有误主要原因是离子方程式写错导致计算错,另外就是分不清未反应、已反应的关系。14题考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但因为题目并没有给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只是给一些信息,而高一的学生对于这类题显然还不适应,导致失误;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注意看题目要求,题目是要求选不正确的,而他们却选正确的。15题涉及NO2、O2和H2O反应的计算,涉及过量、不过量的分析,很多学生感到难。16题考点涉及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反应生成两性物质Al(OH)3的计算,这对很多同学来说觉得难,主要是不掌握反应机理,还有就是部分学生只懂算强碱不过量的情况。
第二卷的填空题19题是一道框图推断题,涉及铁及其化合物,焰色反应,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学生答错较多,这和本学期较短,课时紧张造成没有更多时间给学生练习或复习不无关系。20题考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解题思路:化合价的升降总数一样,显然还不能熟练应用。
实验题21题整体得分率不高,这和实验题整体综合性强,要求答题严谨有很大关系。
计算题22题考点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的量计算。甲题(普通班必答题)是必修1的基础计算题型,这类题已训练过多次,在单元测试题中也多次出现,但仍然有多数学生做错,甚至不做。这和学生对计算题的胆怯心理有一定关系,很多学生一看到计算题就放弃了,从改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在沿用初中的计算思路,没有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而是用质量算,显得计算繁琐又易错。乙题(8班必做题)是铜与硝酸反应的计算,该题的难度较大,解题时要采用原子守恒的思路,还涉及到根据电子得失数目一样计算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这又给学生制造了难度。
通过统计,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四种题型中计算题和实验题的得分率最低,这与实验题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答题规范全面不无关系,对于这种题型学生还有待加强训练。而计算题同样是学生薄弱的环节,解题不规范,思路不清都造成了失分。
三、教学反思
1、加强概念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将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层层推进,全面过关,从这次试卷来看,基础题与常规题所占比例是较高的,但从学生的答题来看仍显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注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的审题能力差,缺乏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部分学生审题能力不够仔细,审题时以偏概全。所以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解读题目能力的训练,充分利用现有的练习资料,让学生当堂答题,当堂修正,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则需要在训练中发现存在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逐步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3、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总结知识结构;讲解例题时要帮助学生弄清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运用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是什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其它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些更常规、更适合。
4、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注意培尖与补差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新概念、新情境的例题,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