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搞好品德教学,首先老师要提升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功效的重要前提。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的一线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老师调动学生的心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溢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
提升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增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我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得出“悟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特殊规律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1、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升道德认识,并内化为道德感情,形成道德信心,明白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教学实践正反两方面看来,需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思想性,这是本门学科的实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老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增强教育功效。第二,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必需以科学性为基础,否则为趣味而趣味,投学生不健康的所好是一种低级俗气的表现。第三,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论是设疑、解疑,还是引用材料都应从学生思想实际,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若脱离学生的实际,不仅无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也难以开拓学生思维,师生双边活动难以进行。教学上“启而不发”,老师唱独角戏,往往是由此而产生的。第四,要有趣味性。要有趣味性。教学中的趣味性,既是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要求,也是“高兴教学”的手段和目标的需要。因此,老师的设疑和语言表达以及引用教材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的趣味性,既是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要求,也是“高兴教学”的手段和目标的需要。因此,老师的设疑和语言表达以及引用教材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达此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必需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若个干问题逐层推进。即把矛盾作为一根红线贯串于教学过程始终,形成激疑——求疑——解疑的过程。悟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抓好了有利于为导行奠定扎实的基础。
2、激情。激情指的是激起感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内驱力启动,学习动机必定易于确立。同时,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心,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高兴教育”手段撞击童心,必定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学伊始,应精心设计,创设童心情境,展开教学目标,激起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因人、因教材特点而异,形式多种多样。小品、讲故事、直观演示、老师有声有色的讲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电教手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形式。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内驱力启动的必备前提和基础。
3、导行。导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础上指引学生道德行为。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落脚点。“高兴教育”不仅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乐学中求发展,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勤学获得真理,享受成功的欢乐。指引学生的道德行为,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课后检讨,深化导行。依据每堂课讲授的道德观点。提升相应的行为要求。经过一两周,在一堂品德与社会课讲新内容之前的几分钟组织汇报,做对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提出要求,老师恰当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一项依据。第二,应用观点,辨析是非。品德与社会课接近是一节课灌输一个道理或观念。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热门”问题,组织学生议论,应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来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要那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第三,客观评价,巩固成果。学业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检讨督促上,而且还应体现在考核评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