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效果》讲座听后感


王佳丽老师分享
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才是有用的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人们常把教育学生和种花种树作比较,两者都是从小就开始培育,可是育人为什么难呢?因为学生是个人,他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不是简单的施肥浇水它就能朝着预期发展,有时候稍不注意会长歪,用的肥料不对甚至不长了。老师“施肥”,学生不主动吸收,那更没有什么用。所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学生观”,注意到了“人”,我们进行了新课改,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式”走向“自主式”,高喊“把课堂还给学生”等等口号。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的教学活动,一切就有理可寻了。同样的,这样的教学活动,肯定是有显著效果的。
认真聆听了胡美容老师的《改进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效果》讲座后,我在想,这不就是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的“进阶版”或者“高级版”吗?
“你是怎么想的?你能上来说一说吗?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这些我平时课堂上经常会问到的问题,我自我感觉已经放手了的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在听完讲座后,我这样质疑了自己: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如何,学生愿意回答吗?学生好回答吗?学生是不是真的在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他们是不是仅仅在配合我?总归一句话,我的提问真的有效吗?不见得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但是一定不是最有效的。
胡老师结合很多具体的案例,给了几点具体的建议。有效的提问应该是这样的:情景图与师生建立连结,师生之间进行真实意义的对话,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这一点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看啥都是有生命的。我和我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对话:小狗和老师说了悄悄话你要不要听,有几只鸭子跑了呢,假币当真币开商店等等,给他们一个童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学习那可就太有趣了。我虽然知道要创设一些生动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情境,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与我的开场提问结合起来。胡老师的讲解一下子就点醒了我,如果能这样提问,我就能有效的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能让他们静下心来主动去学习。
除了运用书上的素材,老师如果能把生活中、学生学习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上来,不仅更吸引学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的课堂也是“创生”的课堂。
我刚讲过的一下《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在讲之前我就有些惧怕,怕讲不明白,怕学生吸收的效果差。事实果然不出所料,
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七嘴八舌,看似都会,实际上有很多学生不会兑换人民币,人民币的换算也总是出错。后期我又进行了大量地“开商店”“画一画你是怎样付钱的”等活动,依然有学生搞不明白。胡老师是这样做的,她创设了一个情境:让我来造钱。她将人民币这一单元和前面的《认识100以内的数》联系起来,用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有了直观的形象记忆,这样,学生怎能会记不住各面值钱币之间的联系?又推动学生主动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解决了后续的衍生问题,真是让我豁然开朗。
培养学生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一年级的地基打不好,六年级的房子会不稳。环环相扣、因果循环是育人的难点。所以要求老师们用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教师的课堂提问引领学生的学习,如果能像胡老师这样认真琢磨,精挑细选,让提问“活起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效的。

 
热门小学教学总结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