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区里组织了课堂达标评优笔试。
多年没有刻意去背书的我,为了充分准备这次考试,利用一周的时间,将2011版数学新课标里面的核心内容背得滚瓜烂熟,毫不犹豫地给自己的记忆力打了个高分。得意之余,感悟颇深:新课标的学习,且行且思,且悟且进。
思考梳理,点状记忆结构化
前些年,一直坚持新课标的学习与解读,似乎总是游走在文字的表层,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也是零散的,不得其精华和深邃。
这次,有了丰富教学实践的支撑,伴随着思考背诵新课标,将零散的记忆结构化整理。
比如对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理解, 这十个核心概念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如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的,主要指的是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021年的修订版增加“量感”。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频词,常见于度量领域。它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说法,经查阅相关文献得知,量感是指对数量、大小及量级的感觉,通常源自生物本能对小数量的感知。
素养导向,突出主线见本质
数学课程设计以基本思想为主线。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
数学抽象:把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引入数学内部;数学推理:通过数学推理进一步得到大量结论,数学学科得以发展;数学模型: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2021新课标修订版则明确指出,数学核心素养的总体表现为: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抽象)(数学的一般性)。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逻辑推理)(数学的严谨性)。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模型)(数学的广泛性)。
如此一来,实现了自己对数学课程教学认知的整体建构。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坚定落实深度学习的信念,以学生立场设计学习活动,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实施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标的学习,且行且思,且悟且进,常读常新。一起期待2021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
外国语小学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