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带的三年级两个班,班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内部动机,对作业内容毫无兴趣,完全在教师的监督和逼迫下,才勉强为之,一旦离开外力的约束,立即逃避。在他看来,学习是教师和家长硬逼着干的事,而看电视、玩才是他感兴趣的。从学生的抱怨中可以看出,作业量的繁多及作业形式的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来看看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做作业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躲避惩罚或不被老师和家长批评,至于获得知识受到表扬,根本无暇顾及。部分学生做作业积极性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做作业没兴趣,教师催交时,敷衍应付甚至抄作业。至于为什么要做作业,作业做得好不好,关键不在自己,而在于老师。学生这样的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学习动机或是教师布置作业的单一造成的。怎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学习好,又能不枯燥乏味呢?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我们学校依此为研究点,着力通过层次作业这一有效形式解决这一难题,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以往整齐划一留作业的方式致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吃不了”,针对这种情况,尝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练促学、体验成功”的分层次留作业的方式,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把作业分成基本过关题、综合运用题、合
作探究题、拔高拓展题四类,学习困难的学生只做基本题,让这些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中间学生要求基本过关题、合作探究题,保证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优秀生在做好基础题和合作探究后再加一至二道拔高拓展题,即富于挑战性的难题,为他们提供深层次的思维机会。然后,教师根据情况做小结,并做讲评。作业布置固然重要,但分层批改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相应的分层批改才能达到督促落实、帮助学生提高的目的。将作业批改分为两个层次,首先由教师对班上的若干学生进行当面批改,并传授批改注意事项,然后让这些学生回到班上,分头对其余学生的作业进行下一层次的当面批改,并做好批改记录。
1.指定批改学生,分配批改任务。一个班级通常由8----10个小组组成,可以将每个小组的学生排定一个次序,让他们轮流承担本组的批改任务,当课堂教学结束,作业布置完毕后,教师可以公布本次各组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名单(每组二、三人),批改任务。
2.拟定批改方案,教师先行面批。在每次作业批改之前,教师可以与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一起,针对待批作业的实际情况,找出批改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对承担批改任务和学生逐个当面批改作业,给他们做出批改示范,对首先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教师还要同时告之批改作业的目的,任务和一般规则,如注重解题过程的评价,批语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与被批改学生协商时态度要诚恳等。
3.实施分组面批,做好批改记录。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经过老师的当面批改和指导,相当于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了一次认真反思,也明确了正确答案和批改方法,回到班上,就可以针对自己的批改对象进行另一种层次的当面批改,当发现错误时要同作业主人一起分析错因,及时加以纠正。
4.了解作业情况,进行适当讲评。在前一次作业全部改完之后,下一次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查看作业批改记录,有针对性或随机地抽查部分作业,了解学生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情况,在课堂教学时,要做简要总结和讲评,当作业出现新颖解法或典型错误时,并做些重点分析。
通过作业分层布置和分层批改,是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人人学有所获的目标。通过分层布置和分层批改,使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兵强兵”的可喜局面,这样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