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老师5月份总结教育笔记


5月份总结
  又到了5月底了,接手班主任也有三个月了,从不上手,慢慢地变得熟练了,处理事情也更加得心应手了。每天需要做哪些事,安排给小班干部,让他们具体落实。卫生,开关灯、窗户以及班班通,摆桌子,打扫卫生,擦黑板……都安排人专人负责。在班里培养的这些小班干部辅助我管理班级,不仅能让我从繁杂的班级事务里稍微解脱出来,也锻炼了小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力,每次看班长管理学生,督促学生,真有一个小老师的风范。
  下月便是六一儿童节,为了庆祝小朋友们的节日,在五月中旬的时候就开始了节目的准备,我们二年级楼下四个班,共同准备了一个节目——天使,希望这些像天使一样可爱的小朋友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演出的成功,这些参加演出的孩子每天都要排练,去跳。5月28日,是给一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们表演,上午先进行一次彩排,那天下着很大的雨,彩排结束,中午吃过饭就开始给她们化妆。下午正式演出,动作娴熟、可爱,这是她们多日来努力的结果。
  本月学习了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七单元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位有关知识、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数的读写、近似数、整百整千数加减……从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到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易错点也就是带0的数的写法以及写成近似数。第八单元克与千克,讲的质量单位,是在测量物体重量时用到的,又认识了几种用来称重的称。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去仔细读题,根据题意去判断怎么选择,第二课时是关于数独游戏的,要想确定一个方格里的数,需要知道这个数所在的行、列出现3个不同的数才能够确定第四个数,需要学生仔细去分析。
                  期末复习
随着期末考试临近,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渐渐转向了复习。复习的好,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会更上一层楼。如何把握期末考试前的这段时间,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呢?
      结合组内教研的收获和优秀老师的复习经验,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我准备这样复习:
   1、由于考试临近,学生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复习,并且由于学校的各种活动,使学生的心情更加亢奋,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复习工作的前提。在课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爱做题、爱回答问题的特点,精选习题。
   2、要重基础,考试是以课本为基础,因此复习课本是复习工作的基础。在学校要进行每个单元内容的知识梳理,加强知识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每天布置几页课本习题,让学生擦掉再重新做。
   3、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数学我认为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做题通常会出现马虎的现象,做题不细心,导致计算类型的题失分很多。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习惯,这种习惯从开学的时候就开始再培养了。对于学生做错的题,不要直接点出来,划定一个区域让学生自己去检查,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在家做题的时候也应该培养这种习惯。
   4、针对学生易错、薄弱点、重点,进行专门训练,并抽部分学生检查,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不熟练的地方,单个辅导。
   5、最后,做一、两套精心设计的综合试卷,检验学生复习效果,针对学生易错、难点,再循环练习。
培训心得(三)
                        王爽
  5月7日进行了第三次培训。上午是由申宣成博士主讲的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申宣成博士是从三个方便来讲的。一是什么是课例研究,二是为什么要做课例研究,三是怎么做课例研究。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首先谈到了什么是课例,课例是课堂教学的实录,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就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或其中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与反思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课例研究有两个要素,首先是要研究一节课或是一个片段。二是要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课例研究的素材包括四方面,一是现场观课,二是课堂视频,在土豆网等等网站上都能搜索到许许多多的视频,三是课堂实录,四是课堂叙事。
  二、为什么要做课例研究。申宣成博士说到了他写的文章--读课--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读课,是申宣成博士首次提出的名词。读课是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要做课例研究,一是由教师的专业特点决定的,二是被名师的成长个案证明的。舒尔曼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对于专家型教师、经验教师、职初教师,他们的规则和原理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掌握程度相差不大,相差最大的就是案例知识的掌握程度。想要成为专家型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案例知识。由此舒尔曼得出了一个结论:教师是反思性的实践着。二是被名师的成长个案证明的。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法是从上海名师沈仲蘅的课例中琢磨出来的。王崧舟把研究名师的课例称为自己专业发展的“葵花宝典”。由此可见课例研究的必要。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险单,一是读书,内练一口气,二是读课,外练筋骨皮。“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研究了50个课例,你的课堂就能入门,研究500个课例,你就能成为课堂领域的专家。但是课堂研究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任务的看课,只听听,只看看,没有研究,没有思考,没有评课。怎样进行课例研究呢?有3种方法,一是专题分析法,二是情境填空法,三是结构复盘法。专题分析法就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个专题(如导入、提问、朗读、概念教学等),选取多个课例进行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方法来。它的作用就是在不同课例之间寻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研究了十几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总结出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分别是开放式质疑,开放式质疑是教师几乎不做任何提示和引导,直接让学生自由发问;开放式质疑,开放式质疑的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由于没有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方向和要求,有的学生可能觉得无从发问,因此这种方法较适合于高年级段的有一定认识能力的学生;引领式质疑,引领式质疑的方式给学生明确提供了质疑的角度和方法,教师的示范便于学生模仿,这种质疑方式具有良好的结构,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激趣式质疑,激趣式质疑是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让学生带着好奇提问题;讨论式质疑,教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后再质疑。情境填空法,它是指课例研究者面对课堂教学中某个较难处理的情境,不是直接看授课者的处理,而是自己先考虑怎么做,之后将自己的想法与课例中的处理相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的技巧,适用于课例的局部分析,提高研究者的课堂教学应对技能。它的引导性问题是假如我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会怎么办?结构复盘法,就是看过课例之后,整理出主要的教学活动、梳理出授课者的设计思路、推断出授课者所秉持的设计理念。它能够整体把握设计理念和课堂结构;做到抓大放小,避免出现“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结构复盘法的引导性问题:1、这节课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2、这些活动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线索?3、作者这样设计的理念是什么?
    最后申博士把本次讲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一是课例的三种类型:现场类;视频类;文本类。二是读课的三个原因:职业特点;知识分类;名师经验。三是读课的三种方法:专题分析法;情境填空法;结构复盘法。
培训心得(4)
                       王爽
  5月14号第四次培训,下着雨,雨斜斜的,有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感觉。
  上午是由王瑛教授主讲的读懂学生。第一部分,读懂小学生。王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与人为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遗传基因的不同,还有早期潜能刺激,教养,营养……的不同。从五方面来说,第一遗传基因不同;第二对孩子早起的教育不同;第三身体上的营养不同;第四是后天的培养不同;第五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原因。接着王教授讲解了马斯洛的人生五大需求,王教授更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生需求,首先是衣食住行的需求,这一类型的需求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吃的饱,穿的暖就行了,再上一层次的需求是归属、爱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尊重和承认的需要,最高层级是自我的实现。父母带大的孩子,他的安全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孩子的独立性就好,就不会经常粘着妈妈。
王教授以学生神经系统发展为例向我们分析了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以及应对方法。6岁是学生神经系统发展的高峰期,以后会逐渐减慢,到10岁人的神经系统趋于稳定。根据学生发展的这一规律,在6岁以前要扬长补短,6岁到10岁要扬长带短,而10岁以后因为学生的神经系统已经稳定,所以对于10岁以后的学生补短已经没有太大效果,10岁以后的学生就需要扬长避短。教育的科学基础是脑科学。罗塔哥拉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的大脑是一个宝藏,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最关键的应该是激活和发挥大脑的优势,优势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常言“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学生却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内驱力。对于学生来说,关注他们的缺点等于在放大他们的缺点,越说他们缺点,他们越忘不了,越没法改正缺点,对于他们,要采用利导思维,关注他们的优点,越希望他们做什么就说什么,不希望他们做的,闭上嘴不要说。“只要功夫真,铁杵磨成针”,一直以来这句话,这个观点是被别人所传颂的,而王教授却对其进行了另一番见解,我是杵,我为什么要去做针,我只要发挥自己杵的优势就行,照样有用,岂不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存在,教育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发挥他们每个人的优势,优势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身独特的脑优势,比如左前脑占优势的人,具有知识智慧能力,他的逻辑推理和知识积累就好,那么他的文化课分数就高;而又前脑区域发育好的人,他的创造智慧能力强,形象思维和直觉判断能力就好,这类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可能他们的文化课并不太好。所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来扬长避短,多鼓励和表扬。
     其次,赢在交流。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高效的与学生沟通,如何与学生沟通呢?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与小学生说话要讲究方法,第一,说话教育比听话教育更重要;第二,要将孩子视为“朋友”尊重待之;第三,要让孩子参与“班里的大事”,让他分忧分责;第四,要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方式中的问题;第五,要关注孩子的朋友及相关的家庭背景;第六,要关注孩子的兴趣趋向,尽可能地与其共同欣赏 ,再引导他的兴趣。第七,为孩子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而骄傲;第八要给孩子以信任。沟通的关键是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立场与学生交流,啊?真的?呃?继续,比如?还要什么?再说点……要引导学生去说,而不是自己吧啦吧啦地说一堆。反思一下,我们真的会与学生交流吗?我们是不是说的太多了,而又听的太少了?真的倾听到学生的心声了吗?真的将心比心了吗?
培训心得(5)
                      王爽
  5月28日,周六,在学校进行了第五次培训。
  上午是由涂俊礼涂老师介绍他的带班方式——履新亮剑六式。愿景:重首因,贴标签;沟通:创平台,畅渠道;团队:排座位,促合作;班风:讲规矩,善表扬;骨干:赛干部,重体验;安全:抓教育,重预防。此为亮剑六式。
  履新亮剑第一式:愿景。重首因,贴标签。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来的。它们反应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贴标签要巧,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被一个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贴上标签讲愿景,愿景是愿意看到的景色。分为学校愿景、个人愿景、班级愿景。
  履新亮剑第二式:沟通。创平台,畅渠道。沟通渠道是指信息发布者传递信息的途径,可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沟通平台有网络平台、班会、周记。网络平台,比如QQ群、微信群、空间、校讯通、朋友圈,班会包括预设和非预设的,周记可固定时间也可随机记录。沟通平台的育人功能有:1.沟通师生感情;2.解决安全隐患;3.实现无缝管理。
  履新亮剑第三式:团队。排座位,促合作。座位在情商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或者说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来确定的,因此排座位对于小学生的情商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值日小组、学习小组如何划分,都是我们老师应该用心去做的事情。在我们排座位的时候要让成绩好的与成绩差一些的坐一起,方便互相学习,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坐在一起,方便他们互相了解,扩大交往。学生时代的学霸很神秘,他又是怎样练成的呢?学霸=智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心理素质。真正的教育是拼爹,是教育语境下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事方法。
  履新亮剑第四式:班风。讲规矩,善表扬。为什么要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们应该遵守的办事流程和行为准则。在学生时代,讲规矩是学习所需、生活所需、成长所需、发展所需。在学校中,我们要给学生讲校规,讲班规,让我们的学生在一定的规矩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里,涂老师讲了一句话让我觉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即使一个再聪明再有能力的人,品德不好,也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老师要善于表扬学生,让表扬发挥正能量,合理的表扬可以固化学生的优秀习惯,可以促进矛盾解决,倡树优良班风。
  履新亮剑第五式:骨干。赛干部,重体验。我们在选用学生干部的时候,应满足五个基本条件,一是选用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二是要有工作热情,三是要有吃苦精神,四是要有工作能力,五是要有群众基础。
选拔方式有很多种,伯乐相马式、民主选举式、竞选式赛马、合作式赛马。涂老师又创新了两种方式: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在选好班干部并且设计好工作流程后,面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就需要班干部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总结。
  履新亮剑第六式:安全。抓教育,重预防。学校中的安全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三类:打架问题,财物安全和情感安全。
预防在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果真的发生要妥善处理。
  最后涂老师总结:亮剑六式,核心在于爱心与智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心是班级管理取得有效性的基础。面对具体问题,要运用管理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

 
热门二年级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