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2009----2010学年下期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数、分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年月日,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均数、统计与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和等量代换等问题。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不仅复习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二、复习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3、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习求平均数。
(2)、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作出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4、 复习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方向与位置:
(1)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习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平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5、小数: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课时安排:
1、 数与计算 1课时
2、 空间与图形 1课时
3、 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2课时
4、 复习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2课时
5、 小数 2课时
6、 面积 1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班的孩子们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不仅复习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注重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四、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分数加减法,比较小数、分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认识旋转和平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平移后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5)认识千米和毫米,能选择相应的长度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
3、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习求平均数。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4、 复习年月日:
(1)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习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平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2)会求经过时间,掌握路程=速度×时间。
5、小数、分数:
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分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五、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知识方面: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2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
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典型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题目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四)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复习指导思想: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3、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内容:
复习共分为六部分:元、角、分与小数,对称、平移和旋转,乘法,面积,认识分数,统计与可能性。
复习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四、总复习时应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既要复习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要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既要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要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