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质疑,现在的学生学得苦,教师教的累,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李镇西却能够带领自己的学生和老师坚持“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实属不易,甚至就是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李镇西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得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对像我们这样刚步入教师来说,情感和激情也许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思考。其实思考力也不是问题,核心是如何理性思考并反思。这里我们学习一些当代先进教育者的经验,虽然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豁然开朗的作用,但他们的思想却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切身的借鉴。像读了李镇西的班主任工作,他的方法、步骤、跟踪、反思都会给我提供无限启发。尤其是他的教育案例,不仅涵盖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且都深入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观点让我对语文教学有的新的认识。在尝试摸索的过程中我也试图通过创造生活化的交往情境,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间的真实交往,在这个学习加实践的过程中我渐渐懂得他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独到之处:语文教学本身的生活化。李老师强调的“三读”:“读出问题,读出感悟,读出自己”,目的也是引导学生,让心参与,面对真实的困难情景,能够真诚分享。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的教育理论给我提供了最切实的帮助,是指引我在迷茫中前进的明灯,刚开始微弱,越深入学习实践就愈加明亮清晰,当有所收获,实践有成效时,我就愈加自信,一点点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教学策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经过什么教学路径,最后用“我”来建构,达成共识。
永远记得李老师说的那句话,“我是语文老师,这便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而这花开的声音,不仅是学生青春绽放的乐章,也是我生命流淌的旋律。” 有童心,和孩子互相编织是我们语文老师最不可缺失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