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起读《武凤霞讲语文》,是因为在前年三月份竟然两次听武老师讲课、作报告,并侥幸和武老师合影,得到武老师的亲笔签名、题词:“心中有路,何愁双脚不向前。”怀着仰慕之情,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武凤霞讲语文》。
读完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武老师有关“生命语文”的阐述。她认为“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是在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关注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全面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的课堂。”武老师听一位老师的优质课《生命 生命》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在危险来临时是如何渴望生存的”。学生有的说“爸爸杀鸡时的情景”,有的说“妈妈杀小乌龟的情景”,还有的说“人们杀牛时的情景”……对于这些血淋淋的场面,武老师感受到的不是生命力的巨大,而是人类的残忍。由此,她发出了“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的疑问,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的整体和谐,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武老师在《生命 生命》一课的教学时,讲到“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时,她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感受飞蛾生命的脆弱和飞蛾生命力的顽强,解释杏林子为什么放了飞蛾的原因。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的生命视野与文本的生命视野的思考张力,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存在状态进行思考,充满了人文精神的魅力,给予同学们震撼心灵的启示。这些思想均在武老师的《检阅》《船长》等公开课中得以鲜明的体现。“对教学内容多了一份人道视角的审视,把尊重每个生命的权利渗透在自己的教学细节中,就是使每个生命获得应有的高贵。”赖配根这样评价武老师教学中的生命关怀,一语中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也越来越明显,如《掌声》、《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等。这些选文不仅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还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武老师的“生命语文”可以用以下三点来概括“长身体”、“善学习”、“会生活”。“长身体”就是指在语文课堂中要注意学生读书、写字以及站立的姿势。武老师经常用“让我听到你们最美的读书声”“让我看到你们挺直的身体”等鼓励性的语言来提醒学生保护嗓子,注意身体健康。“善学习”是指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主动接受别人学习成果的能力,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追求对学生心灵的体贴,允许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在。“会生活”指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装扮生活。老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尊重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看法和感悟,彰显其生命价值。按照武老师的“生命语文”标准,“长身体”和“会生活”这两点我做的还可以,能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教学生学会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同时,还教会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但是,我在“善教学”方面做的还有些不足。课堂上,我虽说能教会学生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却忽略对学生情感的教育,甚至在概括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时也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板去总结,觉得只要把课文内容掌握好,考试时能考出好成绩就行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善学习”能力靠的不光是理性的说教和方法的系统传授,而是“让散落在学生心底的珍珠因为数量的增多而自然排列成串”。同时,还要注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多提些能挑战智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有思考的动力。有的老师课堂上总想着怎样设计好教学环节,怎样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彩,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就会变成老师的“独角戏”,如一池死水,没有一点儿生机。生命语文就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减少控制,减少情感的灌输,把生命的活水注入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这样的课堂应是自由的,开放的,是学生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使每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生命的高贵。
对学生的关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是我读《武凤霞讲语文》感受最深的,也是我以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