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孙建峰老师的《发现语文——孙建锋的享受对话教学》后,有很多感受和收获。本书中,孙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向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建议以及自己的反思。
“有人说,逐鹿的猎人,眼里只有鹿;捕鱼的渔夫,眼里只有鱼。他们永远看不到真正的山水!在我看来,单纯应试教育下的人,眼里只有分数,没有生灵,他们永远也享受不了真正的生命对话。”这是孙老师的对语文教学,对生命的另一种高度的阐述。我想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教育即生活,教育工作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原本我对对话教学不是很了解,读了这本书后,我对对话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话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讲,而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以前,我上课,自己尽量少说或者不说,总是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生怕自己说多了而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没有想到这使自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语文教学和实践工作中,我一直认为,“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人生意味着对话。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阐述,让我们明白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其中,重点是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对话教学,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在平等的对话中,师生那种认知与被认知、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被解构,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共享双赢的格局。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倾听,彼此敞开心扉,真诚肯定对方、赏识对方、悦纳对方。备课时,我们可以与作者“对话”、与原著“对话”、与教材“对话”、与教材中的人物“对话”。对话教学并非绝尘而来、横空出世,它是相对独白教学的一场深刻革命。独白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是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的。而对话教学,“对话者”带着自己的心灵和探寻,带着疑问和惶惑,带着尊敬和自我尊敬,倾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对话,既理解了他人,也理解了自己。
学生毕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导致了他们认为很“到位”的体会,其实还与真正的“味”有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另一方面应该通过比照、分享、合作、反馈等对话环节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教师应该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为宽阔的思路更丰富的选择,鼓励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上来,从而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领路、护航。但是,学生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的意识不会依附于某个成人而存在,他们的思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成熟的,对话就让我们的距离更加接近。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孙老师的这本《享受对话教学》,我才真正懂得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的。在教学中享受对话,意味着享受一种平淡有味的的对话艺术。让我们敞开心扉,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教学因为对话而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