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课堂构建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地设计任务,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又引导学生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以切身的体验去看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身心方面有所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由于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运用,对课堂结构的严谨,连贯性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必须遵循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层次、所处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学过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随教材要求的变化而随机渗透,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是我针对初中数学数学教学道德课堂的创建的几点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开拓活跃学生思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互动,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真正做到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质疑、互动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课堂、愉快课堂、收获课堂。
二、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恰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注重培养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行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把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心理训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学习动机、积极学习态度、愉悦学习情绪和高度注意力的重要途径。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是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教学手段之一,并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要熟练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提高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作用,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