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的现象,主要根源就在于学生不善于观察、词语积累贫乏、作文素材匮乏、教师在习作教学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等。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均来自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及附近农村留守失地农民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家长每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书籍很少、知识面窄、眼界不宽,导致学生作文不能创新、学生想像思维无拓展的现象就更普遍了。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优化习作教学资源配置,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改变目前习作教学现状,特制定本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积极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同学段的学生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始终要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培养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所以此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培养教师开发和利用习作教学资源的能力。立足我校实际,以校内外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研究载体,不断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通过扩写、续写、自编故事的教学,解决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作文素材匮乏” 的问题,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
教育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习作教学也不例外。习作心理是习作教学的基础理论。作文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把通过感官获得诸事物的情感在脑中再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它依存于客观现实,是生活实践、思维、运动和语言运用的综合统一体。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想像思维个性化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创新的内部动力。
2、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习作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也指出:“作文这件事永远离不了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原是说话之延伸。”“大力提倡学生作文,生活作文,为发表积蓄而作文”。
3、写作教学论。
写作理论为生活化习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佐证。写作理论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资利用的素材等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习作教学资源涵盖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习作教学资源其实就是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创造性地进行扩写、续写、自编故事教学。
2、探讨研究学生思维个性化的发展。
3、研究扩写、续写、自编故事教学与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堂习作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好语文教材。
(2)、如何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
2、开发和利用其它习作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个性化的习作教学。
(2)、开发和利用校园、社区、家庭日常生活习作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3)、开发和利用媒体、网络习作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4)、开发和利用其它学科习作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3、如何让习作评价充满阳光。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1、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这一课程教学资源。
(1)、在阅读中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以读促写,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会写。如扩写、、续写、改写、自编故事等等,掌握习作方法与习作技巧。
2、开发和利用好其它课外习作教学资源。
(1)、积极利用学校图书室、各班红领巾图书角等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建立阅读摘抄本,获得语言材料。
(2)、组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为习作提供素材。
(3)、借助电视、网络、电影、广播等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挖掘其它学科习作资源,积累习作素材。
3、合理开发习作评价资源——改变传统的评改方式,变多种习作评价方式,让作文评价充满阳光,让学生爱写。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家庭生活、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等,摸清学生现有习作资源状况。
2、行动研究法
(1)、丰富学生生活。开放课堂,开放校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储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习作引导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加强阅读。培养阅读习作,坚持做读书笔记,丰富语言储备。
(3)、改进习作指导。寓习作指导于前期的活动之中,后移于习
作评改之中,重在激活储备与强烈的表达欲望,善于创设特定的情境,为需而作。坚持现作后述,师生同作。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阶段课题研究工作始于2009年1月,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工作如下:
A、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现有习作教学资源现状,做好数据分析。
B、培养兴趣,领悟方法。
a、培养阅读兴趣和习作兴趣,教师使用好语文课本,开发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积累好词佳句等,教给学生习作技巧、方法,从中感悟习作乐趣:扩写、续写、自编故事等。
b、开发利用好课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初步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c、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习作研讨课(习作指导课课3节)
(中高段))。
C、掌握方法,大量读写。
a、掌握阅读方法和习作技巧方法,进行大量阅读积累和读写训
练。
b、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指导校外活动素材积累。
c、分年段进行带题授课研讨。
D、中期总结 展示交流
a、进行读书交流会、小练笔本展示、习作评比展览。
b、带题授课研讨展示交流。
c、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
d、总结、展示中期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习作教学论文;
2、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课例光盘;
3、作文集(含读书笔记、周记小练笔等)、学生优秀作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