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评课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多少年来人们对老师工作的形象比喻。的确,做为一名教师,每一天都会像园丁一样培养人,塑造人。但做为一名教师,最高的境界是能走进学生心里,催开学生的心灵,让心灵开花。今天,听了姚湘滨老师讲授的《桥》一课,,惊喜地发现,姚老师凭着自己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在瞬间走进了学生的心,让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开花。
  一、让人性之花在学生心中开放。
  《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又是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而老汉却稳如一座山。慌而不乱的老汉,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是干部,心中只有群众,这是人性第一美。当他发出了“是党员的留下”的时候,他想到了他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人性第二美。当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儿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儿子留在最后,在这一时刻,老汉的人性美达到了高潮,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姚老师没有一处空泛地讲解,而是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针对不同的朗读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一读,他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就像一座山”这一处,让学生通过读,品悟出这座山代指老汉。他平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难面前他又是人们的一座靠山!第二读。他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所以,他让学生先用党员的语气读这句话,又用父亲的语气读这句话。这对比中,学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汉内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第三读,他设计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
  这三处读的设计,可见姚老师煞费苦心。三处内容是课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升华。学生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这种充满着党性与亲情的人性美。这种对党的热爱,对老汉这位父亲的热爱油然而生。学生心中的人性之花不就自然开放了吗?
  二、让亲情之花开放
  文章是以老汉的妻子来祭奠丈夫和儿子中结尾。姚老师对结尾的处理非常地巧妙。他让学生在凄婉的二胡乐曲中读结尾。然后让学生思考:老太太心里在想着什么?学生此时完全进入到了文章中去,能亲自己领悟到这种人间最伟大的亲情。失去丈夫和失去儿子的痛。但学生通过对老汉的了解,也知道了,老汉也是一个有亲情的人。但是在生与死的关头,他为了群众,舍弃了亲情。这样的人,表面看没有亲情,其实,是最有情的人,他视群众在亲人,这种亲情才是最伟大的,最高尚的。
  三、让师生间的感情之花开放
  我们平时常常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都知道最完美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姚老师在这节课上,把这种师生关系完全体现了出来。他没有一处高屋建瓴地讲授,而是创设了大水到来时的一种特定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这种情境中人们的表现,感悟到老汉出现对人们逃生中所起的作用,感悟到老汉在危关头让党员留下的高尚,感悟到老汉让儿子最后走的伟大。面对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他及时地给以表杨,面对学生理解中的困难,他春风化雨般地引导。整节课,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中度过,老师真正地走进了学生心里。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的心灵开花。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就生机盎然了吗?那我们的课改也定会硕果累累。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