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案反思说课实录综合资源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 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阅读第二、三两大段;搞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步骤 :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二、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两节课内容,朗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巩固字词。
教学步骤 :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 3)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评:《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写人物的,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说明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和加强团结。从教材特点和读写训练的任务考虑,教学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是很有特点的,课文按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对独立。但组合在一起,它们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与整篇也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时,要体现“大纲”的精神,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段落和整篇课文的联系……。”所以从特点考虑,教给学生“抓联系”也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大纲还指出,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在“整——分——合”课堂教学结构上,做了一些尝试。
下面谈谈在处理这篇教材中如何着力体现以上观点的。
整,要从整篇入手,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首先有个总的印象。学习《将相和》一文,通过预习,初步阅读,学生应该了解课文是历史故事,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言和的事。
整,还指在下面的进一步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时要有“整体”观念,处处着眼于整篇文章,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能把一课分析成几段书。
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呢?很明显,课题《将相和》将引起读者如下思考:将相有过什么矛盾,为什么要讲和,为什么又能言和?可见讲和的原因,失和的原因,言和的基础,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条线索去阅读理解,搞清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搞清三个故事与整篇《将相和》是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完整的深刻的认识。
分,指分析,有内容的分析与结构的分析。要知道各个部分的内容,还要理清本部分与其它部分的联系以及本部分在课文中的地位、作用,即与整篇文章的关联。所以分析时要着眼于联系,达到融会贯通,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可见,分析的指导思想还是一个“整体”观念。
学习一篇文章,在知道其主要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课文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写的等。即了解本课写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着重写人物性格品质。第一、二两个故事是写蔺相如完璧归赵及在渑池会上,第三个故事写了廉颇负荆请罪,将相言和。那么,将相言和,前两个故事都没有涉及到,是第三个故事直接点明的,前两个故事有没有写的必要呢?它们与第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三个故事是怎么组合成一篇文章呢?这些问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是这篇课文篇幅虽长,但不难读,故事情节也好理解,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可是真正务求理解,达到“大纲”的要求并不容易。怎么思考呢?要教给要领,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上考虑,即什么事引起的将相不和(失和的原因),为什么将相应该讲和(将相人物的重要决定了将相和的意义),为什么又能够言和(和好的条件,两个人一致的思想品质)。这样一分析,就觉得前两段不仅不能没有,而且很重要。
具体地分析,《完璧归赵》,是写蔺相如的,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特点。它与其它故事的联系,与整篇文章《将相和》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它发生在下一个故事《渑池之会》之前,蔺相如由于完璧归赵立功而被封为上大夫,这正是下次被封为上卿的基础,而做上卿又导致将相不和,是失和的间接原因;其次,这个故事不仅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特点,而且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挺身而出不畏强暴与秦王据理力争,说明了蔺相如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为后面的对廉颇的忍辱退让打下了基础,使他对外寸步不让、针锋相对,与对内步步退让、忍辱回避,完好地统一在一个思想基础之上,这正是所以能言归与好的思想基础;第三,从下文可以看出赵国屡次获胜,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均与蔺相如有关。这次胜利可以充分看出一点,蔺是一个难得的人材,举足轻重,他们的讲和至关重要。所以这一故事必不可少,它是将相不和的内容的铺垫,将相言和的思想基础的体现,还是将相讲和的意义所在。
《渑池之会》仍然主要写蔺相如,但也很明显地点明了廉颇的作用。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顾个人安危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又一次表现了他的勇敢机智与忠贞爱国,并被提升为上卿。由于职位高过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服气,所以《渑池之会》继《完璧归赵》之后,写出了将相不和的直接原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小小的赵国,在继《完璧归赵》之后,渑池会上再次获胜,是“将相讲和”的结果,说明赵国不受外辱,将相必须讲和,而为了国家利益,将相配合,体现了将与相的忠贞爱国之心。因此,这个故事是将相失和的原因,又是将相和好的意义的进一步实践说明,同时又是将相言和的思想基础的又一次充分体现,这一故事也不多余。
《负荆请罪》是紧扣课文题目的,直接讲了将相失和到言和,突出地说明将与相固然重要,但比他们个人更重要的是他俩之间的团结,这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必然结果。蔺相如的话使廉颇的翻然悔悟,由于有前两个故事就很有基础,顺理成章,令人信服。而忠贞爱国的共同思想是他们解决矛盾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因而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分析人物,分段讲读,都不能离开这一核心。
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就是这样,紧紧围绕讲和的意义,失和的原因,言和的基础联系成整篇《将相和》的。
这样,就从整体出发,把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了解了他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这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具有培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意义,可以实现读写结合,语思(思维)统一,还自然而然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顾大局、讲团结、勇敢机智、知错就改等品质教育。
把整体分成部分,再把各部分综合成整体,这一分析综合的方法,是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我们的所谓“合”,就是指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即在讲清联系之后对中心思想的归纳。《将相和》讲到最后,就理解到课文是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加强团结的优秀品质。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因为是写人的文章,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呢?也应综合归纳,蔺相如是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廉颇是豪爽直率、知错就改。到此,阅读教学全过程结束。
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番思维,对课文内容由感性的浮浅的认识上升到比较本质的、深刻的认识。所以,“整—分—合”教学过程 体现了学生认识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这篇课文教学的最终意图还在于根据文章特点,训练学生思维。学习一种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务求理解、融会贯通的读书习惯。久而久之的训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即“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改革教法、研究学法、教会学生读书,也是我们着力探讨的一个问题。
此外,“大纲”还指出,“讲解课文要讲求实效,不同的年级要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据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还进行了“抓重点一课一得,抓特点一课一法”的探索。根据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把抓人物特点,抓故事线索,搞清联系做为本课教学重点,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尤其是在搞清联系的训练上,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宁可在读的训练等方面弱一点,也得全力保证。要抓重点有失有得,不能贪多求全。还要抓特点,不同教材,当然还包括不同学生,甚至不同擅长的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法,逐步形成教学的特点。课课如此,一个教法,往往事倍功半。]
《将相和》教学反思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刁建争
《将相和》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更不算难点,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我确定了“蔺相如”和“廉颇” 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着三个故事之间的互相因果关系。通过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不断反思,我深切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片段一
师:请大家看小黑板“第一自然段是     这个故事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     小故事的结果。你会填吗?”
生甲:我认为是“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是这个故事的原因。“负荆请罪”是第三个故事的结果。
生乙: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秦国强盛才敢赵的和氏壁,赵国不交和氏壁就会被秦国攻打,蔺相如挺身而出,利用他的机智和勇敢保护了和氏壁又避免了一场战争,因此“完璧归赵”才是原因。在渑池会上蔺相如立了功,封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产生了矛盾,才有后面的“负荆请罪”。因此,《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结果。
师:说得非常好,分析得很透彻,说明你理解课文深入细致。大家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略)
片段二
师:分析一下“蔺相如”和“廉颇”从和到不和,又到和的前因后果。
生甲:“完璧归赵” 蔺相如立了大功,受到赵王重用,让他随行渑池会。在渑池会上,蔺相如逼秦王击缶,秦王想到廉颇大将把守边界,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击缶,将相共同保护了赵王的利益,他们是赵国的功臣。
生乙:他们的矛盾是渑池之会以后才产生的。廉颇不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职位比廉颇高。这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我儿女外三个故事就是只样联系起来的。
师:精辟,在自读自悟中,同学们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现在看看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问题,师生同来解决。
反思一.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分析课,我抓住了《目标》中的一道作业提和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反思二.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他们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讨论,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中,提高了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
反思三.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进行了分析,看到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也为学生的发言感到欣慰。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却是我遗憾的一面。这主要从中差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来,完成的质量不高,表现在答案上不完整,对个别词语理解也不够准确。
反思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读得太少,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通过以上四点教学反思,我对课程标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就是“双基”教学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度出发,走“三维目标整体挺进”的新路子。在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兼顾“双基”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将相和缩写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发现他根本没有换璧的诚意,便派人将璧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未能得逞。蔺相如因完壁归赵而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并让大将军廉颇带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会见了秦王,他要赵王鼓瑟。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以生命为代价逼秦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 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要给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始终避而躲之,并对手下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逼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从此以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将相和》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11课《将相和》。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四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作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廉颇、璧、侮辱”等7个词语。
  2、操作目标: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完璧归赵、绝口不提、理亏、示弱、能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四是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借助挂图、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
  三、教学程序:
  (一)、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课题《将相和》,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
  1、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机教学生字“廉颇”)“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教师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围绕课题,提一些问题。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三条:1、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3、是突出题眼“和”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课题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让三个故事最终说明一个道理。
  2、教师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课文中哪个段落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学生可从第16小节中找到答案:“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从课文题目切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初步了解到课文内含的矛盾冲突。整个学习过程将围绕着“廉颇的话说得是不是有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这个问题展开。
  3、让学生再读课文,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并请学生上台板书小标题,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负荆请罪”则是写了两人如何从“不和”到“和”的过程)再根据小标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练说。这一设计的目的是:第二次读书,把书读通,理清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树立联系地看问题的观念。
  (二)、读议悟法,举一反三
  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1、读议悟法。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完璧归赵”部分,突出以“骗”对“骗”,再指导学生用“~~~~”和“——”划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接着,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最后讨论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如学生提出:“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还是故意吓唬秦王呢?为什么?”这个问题必须通过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积极动脑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蔺相如既不是一定要撞柱子,也不是单纯地吓唬秦王,他是见机行事。如果秦王因爱玉而妥协,他就不撞;如果秦王一切都不顾,派人抢玉,他就会真的撞柱而死,让头颅与玉俱碎。这既能看出蔺相如的勇敢,又能反映出他的机智。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诱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让学生谈出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点燃那种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文、圈划、领悟、质疑,总结了学法,为以下放手自学作好了铺垫。
  2、半扶半放。抓住“逼”字按照以上学习方法学习“渑池之会”,突出以“逼”制强。讨论:廉颇说得有无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学习围绕“和”与“不和”展开讨论,始终不脱离这一主线。在自学汇报及师生评议过程中,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领悟。(1)、渑池会上,赵王和秦王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2)、这一功劳应归功于谁?指导学生加强朗读,并配以一定的表演以烘托气氛。这一设计让学生把书读懂,前两个故事写蔺相如因有功而升官,本是应该的,却成了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同时也为下文的高潮蓄势。
  3、自学交流。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突出以“避”对“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学“负荆请罪”部分,并质疑问难。再结合课文插图,四人共同商议,廉颇、蔺相如会各说些什么?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两人的对话。既填补了课文的空白,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的教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主读”,让学生“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能阅读,做阅读的主人。
  (三)、深究课题,突破重点
  三个小故事中,哪个集中写了将相和好?为什么还写另两个故事?通过深究课题使学生明白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这样设计,旨在进一步夯实重点训练项目。再读课文,让学生把书读好。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学完全文,四人小组讨论:你对蔺相如、廉颇有什么认识?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
  2、课外作业: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排练课本剧。这一设计的依据是:以课堂为中心,横向拓展,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正如曹禺所说:“学生演戏里的人,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
  附:板书设计:
                将——————————相
                廉颇    和    蔺相如
               (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
将相和的背景资料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
该故事也被编为同名京剧和影视剧等,广为流传。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大夫、卿 官职,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