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七颗钻石》公开课教学设计、实录、说课稿、评课稿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盖平小学    任凤云
教学目标:
   1 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在晴朗的天空你们会看到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的星星,她能给我指引方向,还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想,大家一定还记得它的来历吧,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十九课,齐读––七颗钻石。谁能概括的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一天夜里,小姑娘去给妈妈找水,找不到水,她就累得躺在了地上。醒来以后地上就有水了,之后,把水分别给了小狗、妈妈,而妈妈不要,小姑娘就给了过路人。
师:你说的真好。声音也很大。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谁能把你喜欢的字、词、句子或故事情节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说的是字。我喜欢的字是“累”字,因为它是个多音字,她既念“累”劳累的“累”,也念“累”,积累的“累”。所以我喜欢它。
师:真棒!谁还想说。
生:我找的是词,我喜欢的词有:干涸、干枯、新鲜、清澈、喜出望外、匆匆茫茫、端端正正。
师:这么多,那老师让你从这些喜欢的词语里挑一个,说一句话,能吗?
生:期末考试,我考了100分,妈妈和我都喜出望外。
师:真棒。好,谁还想说一说。
生:我找的是句子。“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为什么喜欢它,能说一说吗?
生:因为这句话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深刻。
师:谁还想说一说。
生:我想说的也是句子。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钻石,接着又涌出巨大的清澈新鲜的水流。
师:注意是“涌“出了涌出巨大的清澈新鲜的水流。
生:(重读)
二、整体感知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把说打开,拿起来,我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开始吧!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水罐原来是空的,小姑娘醒来的时候,水罐装满了水。然后,小姑娘被水绊倒的时候,水没洒。水还是满满的,给小狗喝了以后,水罐变成银的。又给母亲喝,母亲没有喝,给的小姑娘,水罐变成了金的,然后又给过路人,过路人刚拿起水罐的时候,从里面涌出巨大的水流。跳出七颗钻石,变成七颗星星。
师:(课件演示七颗钻石的变化,教师讲解)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变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生:我感觉这个水罐很神奇。
生:我感觉这个水罐施了魔法。
三、研读课文
(一)探究由空水罐变成有水的水罐的原因。
师:它也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赶紧拿起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读书)
师:谁想提问题,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想问,小女孩醒来的时候,罐子里为什么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谁能帮助她解答一下?
(沉默)
师:小组同学商量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组的同学一起研究。
(学生研讨)
师:哪个小组找到答案了,来,帮他解答一下。
生:因为小姑娘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水罐才装满了水。
师:你能说一说,小姑娘的善良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一天夜里,小姑娘拿着水罐,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看出小姑娘有颗善良的心。
师:你认为她颗善良的心感动了别人,使水罐里装满了水。好,别人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生:满意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我想这个水是别人为她倒的,也许老天爷受了感动,因为小姑娘为她的母亲去找水,老天爷受感动,就赐给了她一罐水。
师:说的真好,想像力非常丰富。同学们,这回满意了吗?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小姑娘(zuai)了的时候,水罐里的水一点都没洒?
师:“摔(zuai)了“是什么意思,老师听不明白,能不能用普通话说?
生:(更正)
师:还得说普通话。便于咱们交流,是不是,要不老师听不懂。为什么摔了水罐里的水没洒?一会在学习下一个自然段的时候,你就明白了。第二自然段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她绊在小狗的身上,还说声对不起,直接就去捡水罐。
师:你认为小姑娘很没礼貌。这个问题一会解决好吗?第二自然段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姑娘,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你的心情回怎样呢?
生:我心情很匆匆茫茫,想快点找到水的感觉。
师:匆匆茫茫是心情吗?心里怎么样?
生:心里很高兴。
师:妈妈生病了。
生:心里很着急。
师,心里很着急,那么老师想请你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前两句,可以吗?
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读出着急的语气了吗?
生:读出来了。
师:是不是稍微快了一点啊,谁还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听出来了你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正在为母亲的病情担心、着急呢。那么大家想不想也做个孝顺的孩子啊?(想)大家也来试一试,读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师: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罐子里竟装满了水,她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小姑娘此时的心情一定是很高兴。
师:除了高兴还有没有别的。换个词语。(启发)醒了一下就有水了––
生:小姑娘一定喜出望外。
师:哦,用了一个词语“喜出望外”。那么你能不能用“喜出望外”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呢?
生:读––
师:听出特别高兴,特别惊奇的语气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读出特别高兴的语气。
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那么就像她那样大家再来练习读一下。
生:读––
师:好,小姑娘终于找到水了,小姑娘真是高兴。请同学们向前看。(课件出示句子)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读这句话,注意带点的词语怎么读?
生:(读)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师:声音真洪亮。从他读的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小姑娘非常高兴。
生:体会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我体会到了小姑娘是个孝顺的孩子。
师:同学们体会地真好,真想喝个够说明了什么呀?
生:(纷纷的)说明渴了。
师:那么“喜出望外”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喜出望外就是非常高兴,兴奋的意思。
师:她为什么高兴呢》
生:因为,当她醒来时,看到了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这水可以干什么呢?
生:这水可以给妈妈治病。
师:多孝顺的小姑娘啊。你们能把你的感受再一次用朗读表达出来呢?
生:(自由的练习读)
(二)探究有水的水罐变成银水罐的原因。
师:正是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才使空空的木水罐里,装满清澈新鲜的水。(贴图:空水罐,有水的水罐)那么水罐又怎么变成了银的呢?(贴图:银水罐)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水罐怎么变成银的了?
生:是因为小姑娘有颗善良的心,看到小狗渴的要命,给小狗一点水。所以罐子变成银的了。
师:说的不错,你能不能读一读。从哪看出来的?
生: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干净,变得欢喜起来。
师:(课件出示句子:小狗哀哀的尖叫起来……)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在当时,草木干枯,河水干涸,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而小狗也只能哀哀地尖叫,“哀哀地尖叫”说明了什么呀?
生:哀哀地尖叫说明小狗非常的渴,想喝水。
师:那后来又变的欢喜起来,又能看出什么?
生:小姑娘给小狗一点水,小狗不渴了,所以才欢喜起来。
师:同学们,小狗由哀哀地尖叫,后来变得欢喜起来,小姑娘和小狗有怎样的对话呢?下面就请同桌的同学,一个扮演小姑娘,一个扮演小狗,来猜想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生:(互说)
(三)探究银水罐变成金水罐的原因。
同学们,多善良的小姑娘啊,自己都舍不地喝一口水,却给了小狗,正是她对小狗的关心,才使水罐变成了银的。(贴图)接着树冠水罐变成了金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谁能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生:(深沉的)读––
师:老师觉得你读得语气可真好。那你能不能说一说,母亲的话用这种语气读呢?
生:因为母亲那个时候都快要死了,嗓子也很干,所以要读得轻一些。
师:说的真好,那同学们也试一试好吗?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当小姑娘听母亲说,自己要死的时候,她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我想小姑娘的心情非常的悲伤。
生:我觉得小姑娘的心情特别的伤心,特别的着急。
师:而且很难过,是吗?老师看出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我们看到小女孩的母亲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去喝水,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其实,老师告诉你们,不光是小姑娘的母亲,天下,每一位母亲,在面临生死的时候,都会义无返顾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因为你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一生的希望。同学们,当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一瞬间,你们知道,是什么使水罐变成了金的吗?一起告诉老师。
生:母爱。
(四)探究水罐跳出七颗钻石的原因。
师:真棒,是母爱,因为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接下来,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五六自然段。看看,你读读懂了什么?注意是默读。
生:我读懂了小姑娘是个善良的人。我是从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咽一口唾沫,表明她非常渴,可是,把水给了过路人,这个过路人,她都不认识,就递给了他,这说明她很善良。
生:我读懂了小姑娘有颗善良的心。我从把水罐递给过路人看出来的。
师:你读读完整的句子,好吗?
生:读––
师:(边叙述,边贴图,板书)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她该有多渴呀?可是,她还是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的过路人。她的爱多么无私,多么广博啊!正是小姑娘和她的母亲,一次又一次的献出爱心,才使水罐发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的美好,如钻石般珍贵,可见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神奇的,那就让我们共同感受。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最后自然段)。
生:齐读
(五)拓展想像,感受爱的力量。
师:在当时,草木干枯,河水干涸,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情况下,水罐涌出了巨大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简笔画水流),那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设想一下,有水后的美丽景象。
生:(小组内互说)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水后的景象是,鲜花张开了笑容,小鸟在丛林中唱着欢乐的歌,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真美。谁还想说。
师:这时,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使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使大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呢?我们要感谢谁呢?
生:我认为应该感谢小姑娘,因为小姑娘和妈妈都献出了爱心。
师:是爱心使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生活。同学们,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
师:那么,我们就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这句话。齐读––
生:读––
(六)感受童话的魅力,感受爱心,奉献爱心。
师:(贴七颗星星)同学们,那星星多美啊,因为那是爱心变成的,它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他希望爱心像星星永远普照人间,希望爱心像钻石在人间永恒,同学们,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它能够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通过童话故事来得以实现。让人们沉浸在美丽的童话世界。大家有什么神奇美好的愿望,不妨也可以通过写童话来表达,同学们,作者把自己的愿望通过童话展示出来,得以实现,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美好,感到很幸福了,同学们,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够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因为有了爱吗?那你想不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讨论这个温馨的话题––爱是什么?同学们,小组之间讨论讨论。你感受到的爱是什么样的?
生:(讨论)
三、升华主题
师:老师看到了你们亲手做的爱心卡,感受到了你们浓浓的爱,也体会到了付出和被爱是同样的幸福。老师希望你们尽情地享受爱,痛快地去付出爱。就像歌曲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颗钻石》说课稿
盖平小学    任凤云
一、说教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说教学过程
  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我是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导入的,这样的导入很直接,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进入到课文内容中来,节省时间为后面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准备。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我是借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水罐––装满水––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从“空水罐”到“水罐装满水”: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虽然又累又渴,但没有舍得喝,急着赶回家去给妈妈喝,被脚底下的小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这部分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变成银的和变成金的我是放在一起来进行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课文比较长,如果也象教学第二自然段水罐第一次变化那样详细的话时间来不及;二是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以后,已经知道从什么角度来体会这个变化的原因,因此也没有必要详细说明;其三,是为了突出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和最后一次变化,也就是为了突出重点,所以这部分,即三、四自然段就通过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来体会,体会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和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强忍住焦渴,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部分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美好的行为。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首先,最后一次变化应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爱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为帮助理解这次变化的重要性,我结合第一自然段来想象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地一片焦渴的景象,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们的心情将会如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篇童话的内涵。
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在课文教学结束了以后,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七颗钻石要变成星星呢?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然后出示了“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句子,这样就让孩子更好的把握和理解“爱心”的主题。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然后再一次出示“愿我们的爱心像星星一样普照人间。”此时,已经不仅仅是大熊星座了,让学生知道所有的星星都爱的使者,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爱的化身,知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布置爱心作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始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感谢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快乐和感动。
《七颗钻石》教研员评课
  《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图所在。这堂课的教学较好的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 教师抓住主线,走进文本。老师在一开始就以“渴”来引出富有爱心的小女孩,这堂课就是以爱心为本文的明线,接着围绕这条情感主线展开教学: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从而引出她富有善良之心、孝顺之心、同情、关爱之心等。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教学重点服务,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再者,教师注重方法,阅读文本。在指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这是由文字表层的故事进入文字丰富内涵的主体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本课也体现了以上思想的运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特别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最后,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最后,通过写写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来升华主题,同时也达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