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暮江吟》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3篇


《暮江吟》课堂实录1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黄昏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协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扮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暮江吟》课堂实录2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黄昏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小朋友。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小朋友。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由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身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身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身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小朋友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溺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
  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
    师吟诗(同学们鼓掌)
  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那你最喜欢哪些词?
  生:我最喜欢“铺”字。因为它表示出美,显得亲切,清闲。
  生:我喜欢“瑟瑟”这两句好,因为它刚中带。
  生:我觉得“真珠”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露珠写得闪闪发光,很美。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像五彩池。
  师:网上也有一些朋友发表了一些意见,有的可能和同学们理解得一样(展示)
  师:假如同学们有意见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发表到网上。
  师:照图和月夜图,这两幅图构成了最美丽的风景。能不能背背看。(生背,配动作)
  师: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学学他写的《忆江南》,出示古诗。
    生齐读。
  师: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生:都是写江的。
  生: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师讲解对这首诗的评价)
  师: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齐读)
  师: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成为弘扬中华古典文化的最出色的人才

《暮江吟》教学反思3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黄昏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和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1、要求基本会背;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黄昏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
   “注·提”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21课
  教学要求: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黄昏)
  赞美了黄昏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黄昏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黄昏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黄昏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九年级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九年级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由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和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黄昏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