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干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初步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
2、导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同学们,你愿意把你的理想告诉大家吗?
3、同学们,你们的理想非常美好,可是你知道怎样才干实现自身的理想吗?
二、学习第一段:
1、出示投影“古今中外,哪一个胜利者手中的鲜花,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改为陈说句。出示投影“古今中外,每一个胜利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理解句子。(古今中外胜利者鲜花汗水和心血)
4、小结:每一个人,要想取得成果,获得胜利,一定要勤奋。
5、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作者向我们论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自身的观点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小节。
2、轻声读课文,考虑:这小节写了什么?
3、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司马光勤奋?
4、小结:作者通过司马光靠着勤奋,成为了著名的史学家,实现了自身的理想的事例,证明了‘古今中外,每一个胜利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道理。
四、学习第三小节:
1、学生轻声读,考虑:基础差的人,通过努力,能不能实现自身的理想呢?
2、找出童第周勤奋的句子。
3、学习华罗庚的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你还知道哪些人靠着勤奋实现自身理想的事情吗?
五、学习第四小节:
1、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能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呢?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总结:课文一开始提出了观点,接着摆事实、最后讲道理,进一步深化了观点。
六、作业
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勤奋的名言,读一读,写一写。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刻苦勤奋的能力。 ——(英)卡莱尔
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美)富兰克林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踌躇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绩的催生婆。 ——(美)爱因斯坦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前苏联)巴甫洛夫
板书:
15 说勤奋
司马光 史学家
童第周 生物学家
华罗庚 数学家
…… ……
一生勤奋 有所作为 作出贡献
《说勤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理解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祖国、对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观点:
1、看过张家港电视台的《伴你生长》吗?(谈话类节目,每期都会聊一个话题)如《实话实说》等……
2、今天,有位作者作为佳宾也来和我们聊一个话题,读今日话题
3、学习课文第一段
1)谈话、聊天必需有个观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自由读第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中心句
2)显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3)比较句子:
A胜利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B古今中外,每一个胜利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这两句话,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怎样读好它?熟读成诵。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取得的成绩)“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艰辛的劳动)这句话什么意思?用自身的话说说。
二、学习课文,谈例子
一)作者认为勤奋成才为古今中外无数个事例所证明,让我们来看看他举了谁的例子?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研读司马光和童弟周的故事,说一说他们的“鲜花”和“汗水与心血”分别指什么?
A、谈司马光
(1)你们最初是从何处了解司马光的?(砸缸救人)板书:聪明人
(2)指名读课文。
(3)说一说他收获的的“鲜花”是什么?(板书)
讨论他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又是什么?
(4)投影: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感悟: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一直)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无数遍)——这就是“勤奋”!
*比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从中能比较出什么?(司马光小小年纪如此勤奋,令人敬佩)指导朗读本句
(5)投影: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感悟: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播放录像。)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这就是“勤奋”!
*指导朗读本句
*朗读第二节
B、谈童第周
(1)默读课文。
(2)他收获的鲜花是什么?板书
(3)童第周也和司马光一样是个天资聪明的人吗?议论,板书:基础差
(4)他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又是什么?补充介绍
学生议议说说,并理解词语: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
指导读句子:怎样读好这些句子?表示童第周的勤奋呢?抓关键词。
(5)你读了童第周的故事有何感想?显示: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他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读句子。
(6)读读童第周的座右铭
(7)读读华罗庚的感想:
童第周的胜利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划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8)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老师再送几条名言给你们。(名人的、自身的)并送学生书签。
(9)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你能说一条吗?
(10)从华罗庚的故事里,我们仍然可以读出两个字,——同样这也是“勤奋”!
(11)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
C、谈人物对比
比较这两位名人,你有什么发现?他们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1)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
(2)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3)不论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胜利。
不论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胜利,都要靠勤奋。
……
二)、谈课外勤奋的例子:其实勤奋的例子很多,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
1、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和未学习的课文进行简单讨论
2、推荐关于名人勤奋成才的书籍。
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胜利者的胜利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四、总结全文,谈理想:
1、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身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
2、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要实现你们的理想,仍旧离不开“勤奋”二字。读课文的第三段最后一句。
显示:只有一生勤奋,才干有所作为,才干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1、司马光只有(),才干()。
2、童第周只有(),才干()。
3、我们只有(),才干()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聊了“勤奋”这个话题,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干有所作为,才干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实践活动,谈收获:
谈完了关于“勤奋”的话题,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既然是课堂聊天,我想同学们一定愿意以作业的形式,和他人分享收获。你们想给自身安排点什么作业呢?
(相互赠送自制勤奋名言的书签。相互勉励。
分组采访调查一些名人胜利的经历,举行一个“名人胜利故事”报告会。
出份勤奋专刊手抄报。……)
《说勤奋》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检查第一段背诵情况。
二、细读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考虑: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读后交流,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细读第2自然段。
⑴同学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看出司马光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⑵司马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用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抓住“19年时间”可见时间长,“著名”、“巨著”可见不同一般,可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更了解成绩之大。
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指出“终于”一词说明《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怎样读好这一句?
⑶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示在哪些地方?
交流:a.小时候他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b.长大后用“警枕”的自励自勉。
⑷出示:小时候,他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你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以和对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马光的勤奋)
如何读好这一句?自由练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注重评议。
⑸文中“警枕”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⑹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干获取胜利的硕果。
⑺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3、细读第3自然段。
文章除了写司马光勤奋的事例外,还写到了童第周。
⑴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哪些词可看出来?(起步晚,基础差,抓住“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果很差”)
⑵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果在班上名列前茅。”
⑶“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付出艰辛的劳动)
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他远渡重洋,……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
⑸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会取得胜利?
交流:抓住“毫不气馁,奋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还”等词句体会,怎样读好这些句子?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⑹童第周的胜利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划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多搜集)
⑺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
⑻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算暴自弃权。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胜利者的胜利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推荐读课外书)
4、细读第三段。
⑴自由读第三段,考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
⑵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干……才干”体会勤奋的意义)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 ),才干( )。童第周只有( ),才干( )。
⑶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⑷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5、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干有所作为,才干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典范,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作业: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滚瓜烂熟 史学巨著 毫不气馁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2、背诵课文。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 悄( ) 社( ) 梁( ) 渡( )
末( ) 稍( ) 杜( ) 粱( ) 度( )
板书设计:
13、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