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尝试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尝试
摘要:《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片精美隽永的短文。全文只有五百多字,篇幅不长,却包容了一个相当广阔的世界:德国的人情风俗,作者的求学经历,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再加上作者独特而精深的思想感悟,创造了一个浪漫温馨的美好世界。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单纯的语言讲解很难为学生创设具有异国风情的情境。而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可以贯通古今中外,跨越上下数千年,沟通过去、现在与将来。可以把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多媒体 ; 语文课堂教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本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尝试:
    课前,我就将课题以全屏展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十个字采用艺术字的形式,一个一个从屏幕上方向下慢速擦出,字体颜色是橙色,选用的背景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穿着短裙,光着脚丫抱着一盆花,站在画面的中间,画面的右上角、右下角以及左下角都是盛开的鲜花。插入的背景音乐是《睡美人》。学生听着欢快的歌曲,看着美丽的画面,即调节学生学习节奏,也缓解学生学习疲劳。
课的开始,我问学生:你们家里养花吗?都养了些什么花?花盆摆在哪里?养花给谁看的?有这么一个民族,它们养花却是给别人看的,很奇怪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德国,去欣赏这道奇丽的风景吧!接着我用课件出示了七张图片:德国街景、莱茵河畔、黑森林、蓝色多瑙河、勃兰登堡门、德国花海等,这七张图片循环播放,插入的背景音乐是德国舞曲《拔萝卜》,在图片播放的过程中,我考察了学生课前对德国资料的搜集情况,让不同的学生介绍不同的图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也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了解了德国。
接着介绍作者。我们知道时代背景、作家、作品介绍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介绍必须准确。所以我又出示一组图片:既有季羡林先生的图片(青年、中年、老年各一张)也有他曾求学的哥廷根大学图片。并且都有相关的文字介绍。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而且对季羡林先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效果只听老师的讲解是达不到的。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精彩的朗读能打动学生的心,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我的普通话不太好,所以我选择插入范读本课的音频。读者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备受感染。第二次听范读时,让学生思考:季先生是怎样由衷的赞美德国的景色和民族的呢?学生看着可见画面,不由得也模仿起范读者的声调、语速、停顿。音频的使用不仅帮助了学生正音,而且唤起了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的情感共鸣。(课件出示:多么齐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丽”“奇特”字的颜色用橙色,其他字用深绿色。)
品读奇丽街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那些句子突出表现了奇丽的景色,画出认为是很重要的词语。(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花的海样、山阴道上”来想象。)
     在理解“花团锦簇”时,采用了插入图片的方式,各种各样的花拥在一起。理解“应接不暇”是,采用的方式是快速地出示几张花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一张的画面内容。学生因为看每张图片的时间短,说不出图片的内容,很容易地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是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这个环节利用图片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极大的增强了对美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学生观看德国街景的图片后让学生选择一种角色,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如果你是漫步德国街头的游人(养花人),你想对养花人(游人)说些什么?此时图片又成为学生作文片断练习的素材,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生字是语文的基础,正如盖大厦的砖瓦一样。本课有一个生字:“莞”是个多音字,在“莞尔一笑”中读w?n,我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米字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和多音字组词练习,并指明学生在白板上书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突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种境界扎根在德国每个人的心田里,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季先生在课文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概: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课的结尾我插入了中央电视台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之一季羡林颁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走近作者,并进行思想教育:把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
   这节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场景,用文字来诠释意境,用白板教学生字。学习内容变得丰富,教材“活”了起来,实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