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3篇


《牛郎织女(二)》课堂实录1
  4月28日的早晨,在胜浦中心小学六(2)班的教室里,一堂苏教版教材《牛郎织女》的语文课正在进行着。教师与学生关系在课堂上表示十分融洽,课堂教学氛围也热情高涨。突然……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师:你有什么问题?请说。
  生:我看了插图上的牛郎和织女,他们怎么都有青丝呢?
  [一时间,我被愣住了!学生们也都仔细地观察起了这幅课文插图:织女跟牛郎一起来到牛棚,老牛在一旁见了,眉开眼笑的。的确,图上牛郎与织女额上发根处似乎都是青丝!怎么办?在备课时,我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于是……]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是啊,牛郎织女怎么都有青丝呢?是不是画家又画错了?
  [因为我跟学生讲过,在人教版教材上有一篇课文《飞夺泸定桥》,那上面的插图就是画错了。画家把红军战士画成了个个都是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双脚踩在铁索桥上,一手拿着枪,一手还在指挥,似乎在说:“同志们,冲啊!]
  生(1):老师,牛郎织女的青丝是天生的,没方法!
  生(2):因为他们太相爱了。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所以,他们相思之时,青丝也就出来了。
  (班内学生议论纷纷。)
  师:那时,他们才刚刚相识与相知,也刚刚开始了相爱。他们还没有开始分别时的相思,哪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
  生(3):老师,我知道了,是因为他们追求时尚。
  师:真的吗?他们特意将黑头发染成了白头发,为了赶时髦?就像现在的女年轻都将自身的黑头发染成了黄头发,赶时髦!
  (下面有一位女生说:“现在将黑头发染成黄头发的,男的也很多。”)
  生(4):或许是因为他们吃的饭菜都不好,营养不良,还睡不好,而导致他们有了青丝。
  师:有一定有道理!
  生(5):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在天上待了很长时间,到人间来就变成白头发了,或许是水土不符吧。据说牛郎也是天上的神仙,到了人间头发就变成白的了。
  师:“天上人间,水土不符”而造成的,有意思。
  生(6):老师,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牛郎的青丝是因为他每天天不亮就被哥哥嫂嫂赶上山放牛,辛苦而来的;织女是因为她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织布,为王母娘娘装饰天空,所以她才白了头发。
  师:是啊,牛郎织女的青丝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相思而致,更不是为了赶时髦,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停地工作、劳动而引起了青丝的出现。大家想象丰富,联想出色,学习得真不错。
  [正当我结束这一问题讨论之时,又有一位学生要发言。]
  生(7):牛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我认为有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种,所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织女在天上生活了那么久,到地上来当然会长出青丝啦!而牛郎呢,是被织女污染的。
  师:俗话说,有夫妻像,所以他们都是白头发。不过,就这么一会儿就污染了青丝,简直比“SARS”污染还快,真是不可思议。
  (全班学生大笑。)
  师:那么,你认为的第二种原因是什么?
  生(7):牛郎的青丝是因为他哥嫂对他不好,而且还要起早放牛,过度疲劳再加上营养不良,才有了青丝。至于织女的呢,每天都要不时地织彩锦,非常疲劳,所以有了青丝。
  师:是啊,如此勤劳而又善良的人,真是天生绝配。正如老牛最后所说“好心有好报呀”。
  教学反思:
  1、开拓学生思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需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笨拙;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牛郎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考虑与交流,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学生的思维十分开阔,敢想,有创意。想自身敢想的,说自身敢说的,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空间。在课堂上,学生发生了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时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2、构建师生平等。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教育能力。由上所述,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十分融洽,课堂教学氛围也热情高涨,因此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学生学习积极、乐观。整个教学过程民主、平等,又充溢了幽默与风趣,学生在课堂上有说有笑,有课堂知识的学习积累,有课外生活的补充与丰富,一切都源于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3、开放课堂生成。
  教学活动被“精心设计”之后,怎么能保证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呢?这似乎有矛盾。但实际上,不论是问题的“开放”,还是课堂上教与学的“生成”,都不是目的,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教室里实实在在所发生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最终所追求的也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不只要关心课堂“开放得如何”与“生成得如何”,还要计较课堂是“如何开放”与“如何生成”的,更不能不论课堂“开放了什么”与“生成了什么”。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开放”与“生成”。开放课堂生成,让全体学生来考虑,教师也参与进来,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吗?“学生提难题,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应战’。一个难题从提出到解决,学生提高了,老师也跟着一起提高,这就是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是中国教育家茅以升在《学生考老师》一书中所说的话,用在我这个教学片段上,真是再合适也不过。
  4、归源思想教育。
  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师生通过对“牛郎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这一问题的讨论,其实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勤劳,做一个善良的人,让学生相信“好心有好报”的中国谚语。同时,针对牛郎织女的青丝讨论,师生对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与鲜明,并使主题得到了更高的深化与升华。

《牛郎织女(二)》课堂实录2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考虑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考虑: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考虑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安排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示?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大发雷霆,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办。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小朋友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考虑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依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安排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和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
                  ☆(王母娘娘:残酷、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牛郎织女(二)》课堂实录 3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讨论交流时体现)
   2、领悟课文的语言特点。(在学生写讨论交流时体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
   1、把课文和各个段都发送到网页上。(到时学生交流体会时可以叫同学点击段落进行浏览了)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梳理了一遍,也要求你们课后去练习合作讲故事,下面我们听听同学们讲得怎样,好吗?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呢?(5分钟)(板书)
  二、网上学习。
   1、自主探索,谈感受。
    (1)接下来请同学们进入我们的崇德小学网(5690280.126.com)点击“我的课件”进入我们的课题《牛郎织女》(二),先点击“讨论交流”,轻声地读一读。
      “学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何体会大家可以从内容情节、思想感情、写法上受到的启发、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绚烂辉煌等论故事中的人物、文章中的情节或者对故事你们也可以有自身的发明等。”(先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然后把你最想说的话用最简练的语言把它写在word里。完成后请以自身的名字为文件名保管在C盘,然后“提交作业”,再到“网上邻居”去看看其他同学说什么。好,小组学习现在开始。
      谁来说说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身的感受,这很好。希望你们课后再去把内容空虚好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点击“阅读提示”全班读一读要求,再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丰衣足食、自由幸福的理想,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老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抨击了王母娘娘代表的专制、残酷的封建统治。)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把劳动人民当时不能实现的愿望都寄托在故事里。这也是我们民间故事吸引人的地方。
  五、扩展活动。
    你们想了解更多的民间故事吗?
    下面我们就上网找一些自身喜欢的民间故事,找到后请把你喜欢的文章拷贝下来,以故事的名称保管在C盘一个以“民间故事”为名的文件夹内。当然假如你的搜索有困难,你也可以通过网上邻居了解一下同学搜集情况。假如他搜集到的故事你喜欢的。你也可以拷贝下来。
  六、安排作业。
   1、课外到图书室或是自身的小书橱里搜集几篇自身喜欢的民间故事,我们将在班队课上进行交流。
   2、把你们的感受写成文章。

 
热门六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