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课堂实录1
一、 激情导入
【点击课件,用音乐创设美好情景,出示课题】
师:现在正值金秋十月,正是桂子飘香的季节。桂花因为它的芳香馥郁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就深深地爱着这香气迷人的桂花,并写了一篇文章,叫——
(学生齐答——桂花雨)
(师板书:桂花雨)
师:昨天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桂花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桂花很香。(师板书:香)
生:摇桂花给我带来快乐。(师板书:乐)
生:桂花雨下起来很美。(师板书:美)
生:桂花糕饼很香很甜。(师板书:甜)
二、 品味桂花香
师:课文一开头,就写到“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味儿真是迷人。
师:迷人是什么意思呀?
生:迷人就是令人陶醉。
师:桂花的香气味儿真令人陶醉。怎么使人陶醉呢?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从“香飘十里”和“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发现桂花很香,香飘得很远。(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桂花的香?
生:浸。
师:“浸”原本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液体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指桂花的香气很浓,把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包围起来了。
生:是说桂花很香,全村都浸泡的花香里了。
生:房子和人都泡在桂花香里。
师:是呀,村上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沉溺在桂花香里了。带上这种陶醉的感觉,咱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读。
[点击课件](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味儿真是迷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班同学齐读。)
三、感受“摇花乐”
师: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深深陶醉了,怎能不让“我”感到快乐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一起去感受作者的摇花乐。这段是依照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顺序来写的。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读,谁愿意?
(三位分别读“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内容,老师指导分层,用“|”做记号。)
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正缠着妈妈要摇桂花。
师:你很认真听。
生:我仿佛看到香香的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
师:虽然只读一遍书,你已经感受到摇花的快乐了。摇桂花时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给我带来无穷乐趣,所以我觉得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生:我仿佛看到小女孩的父亲正在吟诗句。
师:这段内容不只写了父亲母亲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而且还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大家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作批注。)
师:摇花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摇花前“我”的心情很迫切。
师:请你读句子。大家看看他读得够迫切了吗?
(生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生:我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很想摇桂花。
生:我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迫切的心情。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
生:缠。
师:请在下面打上小圆点,全班再读。
(齐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咦?老师有个疑问:明明是问母亲的,却用了一个感叹号,难道是作者用错了吗?
生:不是。
师:那你从感叹号体会到了什么?
生:感叹号就表达作者迫不和待地想摇桂花的心情。
师:说得好。请你再来迫不和待地缠着母亲问一问
生:(读句子,读出迫切之情。)
师:你不只语气缠人,眼神也很缠人。咱们全班同学来当小琦君,再来缠着母亲问一问。
(全班齐读)
师:瞧你们急的,“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哦,我看见你的脸色怎么变啦?
生:不得摇桂花,很难过。
师:你呢?
生:我心里很失望。
师:小朋友,别难过,去看看外面的天气怎么样?天空——
生: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
师:哟,要下雨了,桂花要是被雨淋湿了,那香味可就差多了。快,快,快去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师:你脸上笑眯眯的。你了什么呀?
生:终于得摇桂花了,我很开心。
师:把你的开心劲儿读出来。
(生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摇。)
师:你的笑脸红通通的,心里装满了——
生:快乐。
师:请把你的快乐读出来。
(生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摇。)
师:大家伸出手来尽情地摇吧。
(生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摇。)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传达 “我”的快乐、激动、兴奋的心情,就在下面打上小圆点,然后练习读一读,待会儿老师请你起来读给我们听。
(学生批注、练读。)
(又请了两位学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桂花纷纷落下来,像什么?谁来填一填,读一读?【点击课件,出示句式】
桂花纷纷落下来,像( ),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桂花纷纷落下,像细细的雨,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桂花纷纷落下,像金黄的细雨,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沐浴在桂花雨中,香香的,甜津津的,大家喜欢这种感觉吗?
生:喜欢。
师:你还会怎样喊?加上动作就更棒了。【点击课件,出示句式】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 )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开心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高兴地跳起来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兴奋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伸手去接,大声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这一喊,是从哪里喊出来的?
生:是从心底里喊出了的。
师:咱们女同学来喊一喊。
(女生喊)
师:我看见男同学脸上写满羡慕,咱们男同学来喊一喊。
(男生喊)
师:我从你们的朗读、神态和动作中看到了兴奋、激动、快乐、惊喜和温馨。这香香的雨、甜甜的雨、美美的雨可是我盼望已久的大事呀!难怪桂花一开,我就缠着母亲问什么时候摇桂花。现在,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此时此刻,你的心里装的全都是——
生:满足。
生:快乐。
生:激动。
生:陶醉。
师: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一起去摇落那缤纷的桂花吧。你可以闭上眼睛听。(听音乐,欣赏桂花雨)
师:桂花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落在鼻尖上,落在衣领上,落在我的小脚丫上……不一会儿,就落得我满头满身了。同学们,说说看,在这么美妙的时刻,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太幸福了!我觉得我全身都香透了。
生:桂花雨真是太香了!我都醉了。
生:我都想进到屏幕里去摇桂花了。
生:我就想躺在树下睡觉,不想回家了。
师:大家都走到琦君的心里去了,这缤纷的桂花终于摇落了。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到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他诗兴大发,把所有的快乐都融进了这首诗中。
【点击课件】出示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谁来吟一吟?
(一生吟)
师:听出了什么?
生:父亲用诗句来表达桂花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咱们再来吟一吟。
(全班吟诗)
师:听了父亲的诗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依然沉溺在快乐和幸福中。
师:好一个“花雨缤纷入梦甜”哪!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不只落在作者的头上、身上,更落进了她的梦里、心里。作者的梦里有什么?
生:有香香的桂花糕。
生:有香香的桂花饼。
生:梦见还在摇桂花。
师:桂花雨还落在母亲的心里,父亲的心里,也落满了整个村庄。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描写桂花香满全村的句子。
(一生读“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溺在桂花香中。”)
【点击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溺在桂花香中。
师:桂花明明只在秋天开放,怎么会香了全年呢?
生: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了,很香,想什么时候闻就什么时候闻。
生:喝桂花茶时是香的。
生:过年时做的桂花卤、桂花糕饼是香的。家家户户都做,全村都香了。 “沉溺”表示香的程度特别深。
师:带着这样的香我们读——【点击课件】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溺在桂花香中。
(齐读)
师:老师把“摇花乐”编成了一首诗,咱们一起来击掌读一读。
【点击课件】出示:《摇花乐》
金风爽,桂子香,
小小孩儿摇桂花,
妈妈,妈妈,快摇啊,
妈妈,妈妈,快摇啊,
摇花的快乐是期盼。
铺竹席,抱花树,使劲摇,桂花飘,
摇花的快乐是忙碌。
桂花落,落满身,像雨点,香飘飘,
摇花的快乐是妙想。
晒桂花,泡花茶,桂花卤,桂花糕,
摇花的快乐是品味,是幸福!
四、体会思乡情
师:就在摇花的快乐中琦君度过了她的童年。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回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经常说——【点击课件】出示母亲说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齐读)
师:同学们,真的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吗?
生:不是。母亲对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有感情,所以会觉得故乡的金桂最香。这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地思念之情。
师:爱家乡都融汇在她爱桂花之中了,多么自豪的情感啊!谁不说我家乡好!同学们,你们也能像琦君的母亲那样来说一说、赞一赞自身的家乡吗?(屏幕出示句子: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得 。)
生:外地的甘蔗再甜,还是比不是家乡的甘蔗甜。
生:外地的山水再美,还是比不是家乡的山水美。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外地的环境再好,还是比不是家乡的环境好。
师:身在异乡,心在家乡。作家琦君也这样说:
【点击课件】出示: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 ,月是故乡明。
(齐读)
师: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爱家乡的桂花,其实就是爱——
生齐答:家乡。
师:母亲不是诗人,她没有吟诗句,但她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个“再”,一个“比不得”,就把这种(板书: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年,母亲站在自家的旧宅院子里,触摸着芳香扑鼻的桂花时,她说——
(一生读母亲的话)
每当我从外地回家,捧回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时,母亲总是说——
(一男生模仿老人深情地读母亲的话,全班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每年丹桂飘香,身处异乡的母亲就会说——
(全班女生读母亲的话)
当85岁高龄的琦君回到故乡,站在自家的旧宅院子里,她仿佛又一次听到母亲在说——
(全班齐读母亲的话)
师:每当听到母亲那朴实的话语,就会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甜甜的回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点击课件】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齐读)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桂花雨仅仅是指当年那落得我满头满身的桂花吗?
生:不是。
师:其实这阵阵桂花雨还是——
生:是琦君奶奶对故乡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屏幕出示:这阵阵的桂花雨其实还是 。)
五、拓展延伸
师:是啊,就是那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思乡之情呀!这缤纷的桂花雨不只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也快乐了我们的童年。作家琦君在文坛上被誉为“台湾的冰心”。因为少小离家,所以她的很多文字,都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乡情。请大家课后找来她的作品读一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奶奶的童年生活,伴着阵阵花香,品味着桂花雨给我们的乐趣,我们既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她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把你的这份美好回忆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设计:
香
桂花雨 乐 思乡情
甜
美
教学反思
《桂花雨》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情感。我从“品味桂花香”——“感受摇花乐”——“体会思乡情”三大板块依次展开教学。
在“品味桂花香”这一环节中,桂花的香,需要学生自身去读、自身去品,才干品出花香,品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所以,我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读中感悟的方法,再通过老师适当引导、点评,以感受作者用字的准确和富有表示力。由于教学不够紧凑,用时多了些,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感受摇花乐”我从“缠”字入手,“我”缠着母亲问什么?这句的标点符号难道是作者用错了吗?学贵有疑,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号,也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儿采用“以疑导学”的教学战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悟出作者急切希望摇桂花的心情。让学生做自身想做的事,感受摇花的乐趣,更能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接着放手让学生读,尽情地“摇”,并将“摇”字融入到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摇”中,学生眉飞色舞,教师眉开眼笑;在“摇”中,学生体会情感,享受快乐,品味花香。又以“桂花纷纷落下”为切入点,一步步深入文本。在阅读中,在对话中,在想象中,在画面中,学生的情感恣肆飞扬——促使他们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缤纷的桂花雨落进了小朋友们的心田,陶醉桂花之意境,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体会思乡情”中,以一个大问题“真的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吗”为突破口,以“小练笔”作铺垫,以层层引读的教学方法,深刻体会母亲的思乡情,自然化解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刚好直抒胸臆。
“语文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的最大遗憾就是教学不够紧凑, “前松后紧”,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课堂的高效性。
《桂花雨》课堂实录2
【说教材内容】
《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身最喜欢的桂花,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的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桂乐和桂花雨。
【说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幼稚、完整、尤其、提高、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合计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说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
由于对桂花的了解人们很陌生,带领学生亲自找到桂花树让学生对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直观了解和感受,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协助理解重、难词句。
2、朗读体会法:
通过学生自读、指定读、听读、演读协助体会桂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感培养。
3、启发诱导法:
通过激发语、教学媒体从兴趣动身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悟。
4、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7、桂花雨)
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溢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二、出示插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看《桂花雨》的插图,放录音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摇桂花的快乐,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三、朗读体会重点句段
1、自由朗读(2~6)自然段,说说你理解了什么。把自身理解的内容给同桌交流。
2、提问:
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接着出示大屏幕。
⑴ 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⑵ 在师的引导下说出作者从迫不和待到高兴,妈妈从冷静到赶紧这一情感的变化,从而进入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⑶ 让学生演读“摇桂花”这局部,感受作者的快乐。
3、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
⑴ 东西是自身的好。
⑵ 月是故乡明:
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溢她生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多读、多背。)
五、展示学生效果
(背诵。)
六、总结全文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教学板书】
7、桂花雨
香
摇花落
思乡浓
《桂花雨》课堂实录3
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课
文以“桂花雨”为题引起人们很多美好的遐想。作者文笔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全文充盈着桂
花香。其中“摇花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这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这些情感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教师可作适当的示范。母亲对故乡的怀
念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充沛地朗读和对文本的扩充协助学生理解体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
情。
设计理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以读为本”
是本公开课教案的基本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
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阅读
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桂花(数量较多) 轻音乐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雨”历来为文人骚客所钟爱。历史上以写“雨”而传诵久远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同学
们,你们知道哪些诗作是以“雨”为主题的呢?
生背诵曾经学过的诗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桂花雨》却与以往写雨的文章不尽相同。这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你能从课题
中推想到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对课题中的有效信息发生疑问,诱发他们探究文本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与文本对
话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大意
师:同学们的推想是否和课文的内容一致呢?请大家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
的字,可以翻看课后的生字表。
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师:消灭了“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请大家把书立起来读读课文,做
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错音,不读破句子。行不行?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师生相机评价。
师:大家已经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真棒。现在老师想请大家静心地默读课文,边读边考虑:课
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把自身考虑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假如意见不同,互相讨论讨论。
点评:在初读时,教师布置大量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充沛感知文本,对文本有大致的了解,为学习下文做
好必要的铺垫。
三、再读展示
学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身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说说自身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交流感受:通过朗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各抒己见。
点评: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反复阅读,真正作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
四、学写生字
五、总结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誊写课后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难忘的时光,今天,我们就一起随同着琦君清新的文笔走进作者的童
年,一起去感受童年里的那份“花香”“花乐”。
点评:导入简洁明了,直接指向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精读感悟
师深情描述: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
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桂花?桂花
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一)引导学生体会朗读课文体会桂花香味迷人
1、现在正值八月中秋,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你们家有桂花树吗?桂花开了吗?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谈谈
你家的桂花?
学生自由谈桂花盛开的景象。(从花色,花香等方面)
2、桂花的花儿虽小,可它的香气却能——“香飘万里”。
3、仔细读读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桂花香气迷人。(理解“浸”)
4、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么美,这么香的桂花吗?试一试,把你们对桂花的喜爱之情通过你们的朗读表达出
来。
(二)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么美,这么香的桂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落在我们的头发上,落在我们的颈脖上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1、(放轻音乐)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情?(这下,我可乐了)
3、说说,我为什么“乐”了?
体会“我”盼望摇桂花时的迫切心情(理解“老是”)
4、“我乐了”有哪些表示呢?谁愿意到前面来给我们大家演示一下?
5、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用心灵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童年的快乐。(放轻音乐,老师在教室
里撒发桂花,阵阵花雨从空而落)
6、小朋友们,香吗?美吗?面对此情此景,你们有什么话想告诉老师吗?
7、你们能通过自身的朗读来告诉老师你此刻的心情吗?
点评:创设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内读书,更有利他们深入地理解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感悟重点句的含义
1、(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母亲为什么会认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难道外地的桂花真的不
如家乡的桂花香吗?
3、外地的桂花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作者原文中的描述。(出示原文中对杭州桂花的描述)事实上真的
像母亲说的那样,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请你读读课文,再读读作者原文中对杭州桂
花的描述,找找理由,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边读边进行比较,并谈谈自身的看法。
4、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我们是用鼻子来分
辨香气的,那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辨香气的呢?
故乡的桂花与母亲结下了怎样的情缘呢?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有关词句。(桂花给家人带来了怎样的
欢乐)
5、理解体会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中,蕴涵着母亲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点评:通过对课文的扩充,让学生明白并不是花不如故乡的香,而是感情不如对故乡的亲。
三、竞赛诵读,内化语言
童年的欢乐,思乡之情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令人回味久长。文章不长,你们能把他背下来吗?下面,
我们就来进行一次诵读竞赛。能不带书更好。不能全文背诵的,也可以自身喜欢哪一段就诵读哪一段。
准备一下。
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学生们精读课文之后,再次用朗读来汇报自身学习的效果。
四、课后迁移,升华认识
介绍学生课外阅读琦君的其他作品。如《烟愁》、《月光饼》、《乡思》等,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家乡,
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自评:
本公开课教案的特色在于:
反璞归真,以“读”为本
在本课的设计中充沛地体现了教师本着以读为本原则,教学以读为主。在初读课文时,留给学生充沛的
时间,让他们通过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通过对文章中重点
词句的朗读感悟,领悟作者的情感;学完全文,组织学生诵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凭借教材,创设情境
这是本设计的一个亮点。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课前收集了大量桂花。在引导学生突破“摇花乐”这一重
点时,在教室里安排桂花雨这一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欢乐,让学生在文本与实际的
对应关系中体会意境,自我感悟,让学生在充溢诗情画意的情境中轻松、愉快、高效的学习。
务本
首先是务学生这个“本”, 整个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动身,让学生的个性得到
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其次是务文本这个“本”,用好文本提供的资源,整个教学紧扣文本,引导学生
走进文本,探究文本,领悟文本。
求实
本公开课教案教学方法朴实,没有多媒体,没有其他的手段。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将
学生领入了童年那美好的时光中。
教师还注意扩充文本,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将文本扩充,让学生进行比较
阅读,从而更轻松地领悟文本的内涵。充沛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