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来展示一下?同学背古诗,
师:你们真了不起,背了这么多古诗。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出示古诗)一起来读读。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简介诗人
孟郊写的这首歌颂母爱的诗,真挚感人、流传千古,在这首诗背后还有一个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母亲的恩情》这一课,齐读课题。打开书,读读课文《母亲的恩情》这一课。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词,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
1、生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师:认识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这些生字谁都认识了?
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去掉拼音谁还认识它们?齐读 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生字了,同学们真聪明!
3、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跟着默默地再读一遍,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评价 师评价:你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课文读通顺了,可能有些同学读得还不熟练,不要着急,在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可以继续练习。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是写孟郊的,孟郊写的游子吟,孟郊的母亲很爱他,母亲的恩情
三、细读感悟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
1、生读课文
2、出示插图一:
(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正忙着干什么?)
从图上你还看懂了什么?
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来? 出示句子:夜深了,一句,理解:夜深了 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对比一针一线) (很细心,很用心,缝的时间很长)母亲把深厚的爱都融入到这一针一线中去了,把母亲着深厚的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恩情。
省略号的意义
她还会想到什么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b.点出:“深、还在、一针针一线线”
c.你觉得母亲怎么样?(很辛苦,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呢?自由、指名、齐读
(3)师指图:你们看,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缝补得多么认真啊!她的眉头紧琐,双眼充溢了忧郁。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a.指名说说。
b.出示:她一边缝一边在想,孩儿这回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干回来……
指导朗读:哎,不知道孩儿什么时候才干回来呀……这时候母亲是一种什么心情?(担心、担忧)谁能把母亲此时的心情读出来?指名、齐读
第二自然段
1.出示插图二:师口述,深夜,母亲为儿子细细地缝补着衣裳。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仔细看图,母亲拉着孟郊的手会对孟郊说些什么?指名读,这时,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担忧、担心、舍不得有希望小朋友有所作为),把母亲这种复杂的感情读出来。应该用一种什么语气来读。(用一种期盼、不舍的语气来读)母亲还会叮嘱些什么?请大家自由看图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
2.指名说,出示:“郊儿,娘天天挂念着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1)自由读句子,想想:这时,母亲的心情怎样?
(2)交流:她非常舍不得儿子,盼望着儿子早日归来。
(3)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点出:天天、 挂念、早点儿
(4)指导读好这句话:指名、齐读
3.师: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你能换个词吗?他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青丝,想想母亲的青丝是怎么来的?(是为儿子操心,日夜劳累而来的)想到这,孟郊的双眼禁不住——(齐)湿润了。 为什么?(他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感激母亲为他的劳累。)
4、齐读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1.出示插图三:孟郊含泪告别母亲动身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么生机勃勃?(因为有了太阳的温暖。)
这让孟郊想到了什么呢?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看到了在阳光下茁壮生长的小草,孟郊想到了母亲的慈祥。他为什么会想到母亲的慈祥呢?
(1)指名答(……抚摸……注视……心里想……)
(2)指导读:是啊,这身上的衣裳,这又细又密的针脚,都代表着母亲对孟郊的关爱!谁能把孟郊对母亲的感激读出来呢?
2.出示句子,指名读,此时此刻,孟郊心里在想,齐读,(注意句子最后的标点符号,了解反问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就象小草,母亲就象太阳,母爱就像这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从来不求回报。就象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一样,我们这些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太阳把光和热无私的洒向大地,让小草茁壮地生长,小草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作为子女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母爱的阳光下,我们又怎么能报答得了这么深厚的母爱呢?让我们来听听两个关于母爱的真实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听完了故事,谈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这伟大的母爱确实震撼人心,很多时候我们的身边的母爱就象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细微的母爱同样令人感动,想想你从身边的哪些事中能感受到母爱。生谈,师小结。母爱是床头那杯冷好的开水,是冬夜悄悄掖好的被角,是你生病是焦急的目光,是雨天为你撑开的一把伞。
让我们包括着对母爱的感动再读读此段,指名读。
第四五段
1师引读第四五段:孟郊永远不能忘怀母亲的恩情,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著名小诗——《游子吟》。 介绍孟郊写诗的背景
2.指名读《游子吟》 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五、升华延伸
1、每人说一件家长或长辈关心自身的事,说说你该怎样报答家长或长辈?(尊敬、孝顺,听从他们的教诲……)
2、齐读《游子吟》
3、指导背诵:自由、同桌互背,指名、齐背
对于春天阳光般深厚广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呢?
六、作业
回家后为家长做一件或几件事
《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2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学习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在上这课之前,我让同学们观察母亲一天中做了那些事。哪些是为你做的。
在教学时,我决定抓住“恩情”入手。恩情,字典上的解释是深厚的情义。这对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太深奥了,不能理解,还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哪儿?体现在母亲的行动中、母亲的心理活动中,母亲的语言上。教学时,我引导同学观察图画,然后读课文,感悟母亲的恩情。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她想,小朋友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干回来……”接着我请同学说说可以从哪些词句中具体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呢?同学通过读课文,有了自身的理解,找到了“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这些关键的词语。 然后让同学说说这些词句说明了什么? 通过逐步引导,同学终于领悟到这就是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就体现在深夜为儿缝衣这一行动中,体现在对儿子的深深担忧中,这就叫恩情。这时再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同学便很容易感悟到古诗中母亲对儿子的恩情了。
在同学感悟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同学联系生活感悟深深的母爱。首先我引导同学说说自身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发言热烈 ,看来他们对自身妈妈的了解还是很深的;其次,我让同学说说你观察了一天妈妈后有哪些发现呢?“早上洗衣、做饭、送我上学,然后上班。下班回家,辅导我作业、煮晚饭、洗碗筷。晚上织毛衣……”我引导同学说说妈妈的一天过得怎样?大家不谋而合地说“辛苦!”
然后,我乘机问:“妈妈那么辛苦,可你为妈妈做了什么呢?”好多同学都缄默不语。看来好多同学心里发生了羞愧。接着我再问,“你知道妈妈平时最喜欢什么?”。“你的妈妈知道你平时最喜欢什么吗?”通过回答,同学们明白了自身平时对妈妈的关心较少。纷纷标明自身今后要多关心妈妈,让妈妈少操心。那怎么关心呢?我让同学们谈了一些具体做法:妈妈下班回家,给她递上一杯茶,作业自身独立完成,给妈妈做小帮手,帮妈妈捶捶背。吃饭时,给妈妈夹菜。平时认真学习,让妈妈少操心……
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明白自身的生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作为子女对待长辈应该尊敬、孝顺。而且体现在每天每时每刻。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
今天上了《母亲的恩情》现在把教学设计记载下来。
一、品情——用文本感染同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9:《母亲的恩情》(齐读课题),(再深情一点)。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无微不至地关心自身的小朋友,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老师很羡慕你们,你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老师更为你们的妈妈感到欣慰,因为你们小小就铭记妈妈对你的恩情!同学们,唐朝有个诗人孟郊他也有一个伟大的妈妈,而孟郊,也像你们一样,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50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
出示古诗1、 指名读。2、 齐读。
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蕴涵着浓浓的感情,因为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好!我们打开书学习第一段。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贴图)
1、 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2、 交流:
a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你找的真好!请同学们看图片:当母亲知道小朋友要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在这盏清油灯下为小朋友缝制衣服,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夜已经很深很深了,她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
(揉眼、捶背、擦汗)从揉眼、捶背、擦汗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夜很深了,母亲还在缝衣,我觉得母亲很辛苦,疲劳!是呀!这样累还在不停地缝呀缝,这一针一线中包括着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为了孩儿出门能穿上又好又暖的衣服而熬夜,她太疼爱自身的小朋友。
生:我读出了母亲对小朋友的深情。同学们说的真好,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缝衣时的辛劳和深情。(指名读,齐读)
b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干回来……
从这句话里,我们明白,母亲是多么渴望小朋友能……(同学齐说:早点回来) 期望小朋友早点回来母亲怎么做呢?
同学们请看图,这针脚密吗?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密密地缝呢?(这里隐藏着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需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是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
母亲缝衣的时候针脚缝的密密的,她可能在想:
(我把针脚缝的密密的,小朋友呀,你可要早点回来早点回来)
师:哦这密密针脚承载着母亲深深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
师引: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就这样天不知不觉就亮了,儿子终于要走了,她有太多太多的不愿意,太多太多的话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这一路上她有千言万语想对小朋友说,同学们想一想: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
生:郊儿,出门在外当心着凉。
生:儿呀,在外面要吃好住好,不要舍不得花钱。
生:郊儿,钱要放好,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生:郊儿,在外要刻苦读书,争取考个功名回来。
生:小朋友,在外不要交不伦不类的朋友,要多写信回家。
生:小朋友,考不上功名也不要紧,记得回家再努力哦。
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可是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这句话中包括着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
听了母亲的话,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青丝,小朋友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小朋友会说什么话?
生:母亲,你放心,儿子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身的。
生:母亲,我一定争取金榜题名,让你过个幸福的晚年。
生:母亲,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你一定要珍重身体……
师: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更何况好男儿志在四方,于是孟郊衣着母亲缝制的衣服,带着母亲的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自身读第三小节。
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这样的草生机勃勃吗?(出示枯萎的草) 这样的草呢? (出示葱绿的小草) 贴小草图
这里生机勃勃的意思就是草长的很茂盛,充溢生机.
读句子读出小草生机盎然的样子。
小草为什么能长的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贴太阳图
假如没有太阳呢?(生:小草会枯萎)
所以说: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什么意思?
生:A: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应该报答太阳的恩情生:
B:沐浴着阳光的小草,一定要报答太阳的恩情生:
C: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怎样报答都报答不完太阳的恩情呀!
读好句子。(肯定一点)小草用什么方式报答太阳的恩情的?
仅仅说小草吗?由小草、由太阳孟郊想到了什么呢?拿起书来跟老师读引读:
师:孟郊抚摩着……生:身上的衣服,
师:注视着…… 生: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师:心里想…… 生:母亲的慈祥,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孟郊觉得什么是太阳的光辉?那么谁是小草?
出示:沐浴着母亲慈祥的小朋友,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呀!读的肯定点!
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爱中,你想怎样报答母亲的的恩情呢?
现在我作为鲈乡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各位?
拿话筒:你会怎样报答母亲恩情?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
想知道孟郊是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的吗?讲故事!
课文学完了,但孟郊母子情深的画面却深深地留在我们心理。假如现在孟郊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会怎样读这首诗?诵读古诗.读的真不错,我们现在再来深化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作业:1:扮演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