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认识人物的形象——《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织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然而然就参与了课文的研读中,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孩子读的特别细致,从“他们”的“们”这个字中读出织女和牛郎一样善良,从“也很亲密”读出了牛郎对老牛的亲密,甚至有的孩子从牛郎不计较哥嫂对他的态度,仍然“天不亮就上山放牛”,读出了他的胸怀大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手让学生谈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那场面尤为热闹。学生根据文本与生活经验的积累谈出自己的感悟。在他们眼里王母娘娘是心狠手辣的、冷酷无情、无情无义、残暴专制,还是死要面子的人。在交流中,学生无一不是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批判,也符合作品传递出的教育意义。
    如果仅仅认识到这一深度就停下来,我以为还没有把人物理解更丰满。“难道王母娘娘真得对自己的孙女不疼爱吗?这符合生活实际吗?”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其中的缘由。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终于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开始重新认识这位天庭上的统治者,于是就有了另外的看法。一生说:“她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疼爱自己孙女的,天庭上的荣华富贵,总比凡间的日月操劳幸福得多,孙女和那个穷小子在人间多受罪呀,所以一定要把织女抓回来,配个门当户对的神仙公子才对!”另一女生说:“她爱自己的孙女,但是她更是一位坚定的天条守护者,当亲情挑战天规时,她的爱就变成了一定服从。”
     聆听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自主评价,或颂扬或斥责,我感到学生真得在探究与合作了。同学之间的研讨激发出很多的“奇谈怪论”,出现一些与文本中主观价值不一的看法,我只是稍加点拨,把他们再领回“正道”就行了,让他们多走那么一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有可能萌发。要知道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个角度,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些客观。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