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大自然的语言》板书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同学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语言,让俺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去发现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检查读音情况,同学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小节)。
   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大自然的语言。
   4、指名回答。
   5、大家一起把这几小节读一读吧。
   6、老师在网上下载了两张图片,大家看看。(课件出示“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图片并介绍。)
   7、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哪一些大自然的语言你以前就懂了;哪一些语言你还不懂,就看看课文的插图,想象、做一做动作、也可以在纸张上画一画,把它读懂。(足够的时间让同学去感悟)
   8、谁来说说,哪一些语言是你以前就懂了;哪一些语言你是怎样读懂的。
   9、你们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
     同学回答,师板书:妙不可言
   10、俺们怎样才干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语言呢?
     同学回答,师板书:观察考虑
   11、指导朗读
     俺们读懂了,并且知道怎样才干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语言,心情一定很高兴吧。请同学们想想应该怎样读,才干读出诗歌的韵律,读出感情。先读一读,再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
     谁来把你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你们平时一定是个善于观察、勤于考虑的人,说说你还发现了那些大自然的语言。
   3、根据自身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小节小诗。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 2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同学观察的兴趣。
   4、培养同学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5、初步培养同学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同学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  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一、释题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身的想法?(表达出自身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意思呢?
     褒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同学,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身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俺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同学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同学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
     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协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
      ①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同学读第二节。
      ②请同学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
      ③抽个别同学汇报学习结果。
      ④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
     2)教学第三节。
      ①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节。
      ②提问:这一节告诉了俺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
      ③让同学自身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
      ④小结学法: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
      ⑤齐读第三节,小结:学习了这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俺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俺们的?
     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组自学。
      ③同学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同同学学习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三叶虫化石)。
       理解词语:镶嵌
       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请同学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同学用自身的语言说一说)。
       理解句子:“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课件:造山运动
      ④教师小结,强化学法
     4)小结2-4节内容。
      ①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俺们的。
      ②齐读2-4节,请同学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③通过反复朗读,让同学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同学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
  三、扩展练习
   1、请同学自由说出自身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询问到的有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
     通过三段的学习,俺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身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俺们吗?(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
   2、教师展示自身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俺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进行解说。强化观察和提高同学的说话兴趣。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教师作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语言 2、知识
  简笔画:
      三叶虫化石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简笔画:
      蝌蚪春天到了
  简笔画:
      鱼鳞两圈就是一岁
 
  注:此课参与全区赛课获三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 3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同学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同学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微妙的片断。
  (2)同学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置“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同学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同学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同学的感受,以协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考虑: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俺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妙是大自然告诉俺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俺们这样一些奥妙——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俺们怎么才干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干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妙。
  (5)齐读全文
  二、考虑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考虑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俺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俺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俺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同学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扮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俺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