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但愿人持久》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但愿人持久》课堂实录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2、但愿人持久
5、看图、听歌说说自身的所看、所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考虑: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身理解的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有是哪几小节?
(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考虑: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示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难过。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他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
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难过与埋怨。板书: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考虑: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学习并理解词语
(1)比较:吟诵--朗诵
(2)"婵娟"指什么?(本课指美丽月色)。
3、出示课文投影,放音乐《水调歌头》。
六、再次朗读古诗,放音乐,学生配乐读、指名读、背诵。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身理解的意思)
2、理解词的最后两句。
3、试着背诵4、5、6小节。
4、"但愿人持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推和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七、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发明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中秋佳节 欢欢喜喜
手足情深 离别七年
 2、但愿人持久 埋 怨 : 月圆人不圆  宽慰许多
       人生哲理: 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 但愿人持久 千里共婵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绚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苏轼和其诗词的有关资料,以和有关“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读书交流会。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播放乐曲,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教师配乐范背。
3、指名背诵。
二、开展竞赛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1)学生展示自身搜集的有关苏轼的故事、诗词,进行交流。
(2)交流有关“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开展朗诵会。
文献摘录: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课后练习:
一、根据拼音,填充词语。
ɡuān yín zhēnɡ zhēnɡ
做( ) ( )诵 眼( )( )
yǐn tǎnɡ hé
( )约 ( )下 悲欢离(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廷( ) 耍( ) 尝( )
挺( ) 要( ) 赏( )
洒( ) 慰( ) 隐( )
酒( ) 蔚( ) 稳( )
三、按课文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再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变得这么______、这么_______ ;但他想到世上原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天上的月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他祝愿________________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_______________,也能一起拥有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又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其实文的用意应该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诗(词)的含义,只是现成的文字对诗(词)句的描述,往往对学生来说会先入为主地理解诗句意思,反而少了一些想象。在这一课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我特意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加入听歌、看图想象的环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生说:“看到圆圆的月亮我知道中秋来了,此时此景,正是万里无云,皓月当空;我还看到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射在诗人的书桌上,因为月亮太圆了,光太亮了,就好像太阳光那样射进来;听着这乐曲,我感觉到里面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但愿人持久》课堂实录2
幽默风趣,让智慧课堂充溢愉悦
课堂谈话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对于相互不熟悉的师生,互相间的沟通与了解显得尤为重要。热情洋溢的课前谈话,犹如春风细雨,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
以下是著名特级教师刘云生执教《但愿人持久》的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姓刘,大家就叫我刘老师。给我打打招呼,好吗?
生:(没有人敢发言。)
师:我听你们老师说,你们班最棒。谁来打头炮?我首先送你一张名片。
生:哈喽,刘老师!
师:中英文双语打招呼,够国际规范!(送上一张名片,并和学生握手)
生:(全班轰笑)
生:Nice to meet you,Mr liu!
师:我成了“国际友人”!(送上一张名片)
生:(众笑)
生:刘老师,你好!
师:我又“回国”了!(送上一张名片)
生:(众笑,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很会和他人相处,真是铁锹敲锣——响当当!呵呵,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大家这样“聚精会神”地看着我,你联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卓别林。(众笑)
师:(笑兮兮地说)我有那么丑?
生:不是丑,是幽默!
师:(走过去摸了摸这个小朋友的头)这还差不多!
生:我想到了邓小平!
师:总设计师?不敢当!不过,我知道他的意思,我和邓小平一样,都是“浓缩的精品”!
生:(众笑)
生:我还想到了曾经教过我们的李老师,他和你一样,也戴眼镜!
师:他,现在到哪里去了?
生:调到北京去了。
师:想他吗?
生:想!
师:什么时候最想?
生:晚上,睡觉的时候。
师:特别是有月亮的夜晚,是吧?
生:(点点头)
师:多重感情的小朋友啊!今天,我能认识你,真是“三生有幸”啊!你叫什么名字?
生:王诗韵。
师:建议大家给王诗韵同学来点掌声!
生:(热烈地鼓掌)
师:短短的几分钟接触,让我感到,咱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不但有礼貌,还会联想。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善于联想,善于学习,我将拭目以待。
教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很快赢得了小朋友的喜爱,拉近了和小朋友们的心里距离,为上课时围绕文本的对话搭建桥梁。同时,这看似不经意的谈话,又蕴涵深意。一是了解小朋友们联想的能力,为调整教学预设摸清情况;二是相机捕获课程资源,为丰盈教学获取素材。

《但愿人持久》课堂实录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和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他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难过,写出了‘但愿人持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他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 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 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 指导朗读
    作业安排:誊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和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他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一起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一起欣赏良宵美景。
  2 、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 }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 通情达理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