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按照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公仪休与学生子明的对话,反映出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第二部分,写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第三部分,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法纪,要吃鱼得自己去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公仪休的聪明睿智、清正廉明和遵纪守法的高尚品格。
本课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读通课文,理解生字新词为重点,第二课时以理解课文内容为重点。本教学设计属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有了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深挖教材内涵,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是难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段,理解课文内容层次安排。
2、通过人物对话,深入理解人物个性品质。
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人物对话,深入理解人物个性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上节课所学。
读课文,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注意读出人物感情(根据小括号中的表达提示)
二 指导学生按剧情发展,给课文分段。
1、按照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教师提示:喜爱吃鱼 →有人送鱼却拒收 → 说明拒收原因
2、学生之间同桌讨论,再举手发言。教师相机指点。
具体分法参考如下:
第一段:(从开头至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公仪休与学生子明的对话,反映出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
第二段:(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鲤鱼下场”),写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
第三段:(从子明说“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至“幕落”),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法纪,要吃鱼得自己去买。
三 按分段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段
(1)课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公仪休喜欢吃鱼?找出来读一读。
(实在很久一顿就只要……就……)
(2)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最符合人物此时的心情写照。
(3)练习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请大家接着学习课文第二段。
2、指导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读管家的话。
体会“满脸堆笑”一词的含义,说说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学生可以演一演。(注意动作和表情特点。)
(2)公仪休回答管家的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柔中带刚,婉言谢绝。
(3)启发学生思考:
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4)想象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
公仪休:睿智、机敏
子明: 不解、疑惑
管家: 无奈、茫然
学生自由发言,不必一致。
(5)某大夫管家送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说“拉拢”关系,“套近乎”,“投其所好”都可以,不必强调统一说法。
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鱼呢?请同学们接着学习课文第三段。
3、指导学习第三段
(1)反复朗读子明和公仪休的对话,理解公仪休拒收鲤鱼的原因。
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等来理解公仪休对子明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会违犯国家法纪;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
(3)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读一读,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4)讨论
听了公仪休的一番话,子明明白了什么?他会怎样去做?
生甲:做官不能收别人的东西。
生乙:我以后也要当一个像老师您(公仪休)一样的清官。
生丙:贪占便宜可能会犯法。
生丁:……
四 情景再现,表演这个剧本
分组表演,教师给予及时鼓励、表扬。
通过表演,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深刻的社会认识。
五总结本课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公仪休的做法在当今社会中的正反事例体现。
  
板书设计

公仪休拒收礼物

喜欢吃鱼

公仪休      拒收鱼       聪明机智、清正廉明、以身作则

教育子明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读,学生了解了剧本的独特结构;
通过品,学生明白了剧中人物个性特点;
通过演,学生加深了对剧中人物品德的理解;
通过悟,学生对比反思生活中的人和事,坚定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学生明白了,只有清正廉明,才能受人爱戴;只有遵纪守法,才能自由生活。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且懂得这些,作为现代人,更应该以身作则,克己奉公。
2、做为剧本,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在再现人物个性特点上,学生可能把握不深,有个别学生甚至以热闹来评价此剧,是我上这节课最大的遗憾。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