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后反思
在这次特岗教师赛课中,我讲授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触摸春天》的第二课时。此单元课文围绕“生命”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而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重在让学生理解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有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人生哲理。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针对我本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点进行总结反思:
首先,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语句时,应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许是由于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重多,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而这恰恰是引导学生品析句子的最好方法。其次,在品析句子的过程忽视了朗读的指导,换言之,引导学生朗读的太少。这篇课文应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朗读中深化感受,应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反复品读语句体会感情。
最后还有一些小的问题与失误,比如让学生读得太少,齐读的地方过多;在理解和感受含义深刻句子的这一环节,教师的分析太多,留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太少;读课文时出现口误,有几次把“悄然”()除此之外,在最后深化主题环节还出现了一个小的失误,最后一个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视频,由于电脑出现了故障没能放出来,这成为我本堂课最大的遗憾。不过,在正堂教学中我也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比如,在分析盲童捉蝴蝶的句子中,我适当加入音乐,用朗读的形式让学生闭上眼睛做动作,身临其境来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深刻情感,直观而映象深刻;在对句子进行深入分析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后两个句子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这样由教师引导过渡到由学生自悟,无形中就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之,从最初的选课、备课、设计教案到一遍遍反复的摹课试讲,最终的课堂教学,真的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也让我领悟到了自己离一名优秀教师的距离还有多远。因此,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一、师生对话沟通情感
在这春雨绵绵的春天里,老师和同学们相聚在一起,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意蕴悠长的课文。出示课题:触摸春天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快乐。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大家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谁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体验盲童初感奇迹
师:、“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安静虽然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安静却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春天,她内心中的春天,和我们一样的丰富。她做到了一个健全人所做到的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安静所创造的就是什么?——奇迹!
四、品读奇迹感悟安静
对!安静创造了奇迹。那课文中又是怎样述说安静的奇迹,怎样述说安静内心的春天呢?(请学生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在这个春天的早晨,看看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从中你感悟到安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在让你感动的词句处做记号,并写上简单的感受。(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前提示:当别人说的时候,请你认真听,把别人说的和你想的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
问题: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哪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花中穿梭)
读这句话: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根据学生的朗读提问: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
师:多么不可思议啊,创造奇迹的是个盲童。
B、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 生: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A、让安静流连不止的不仅仅是花香,从“流连”这个词中,你还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再作交流:(安静是个有感情的女孩,她爱花,爱春天,爱生活。)
问题: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奇迹还在继续……
师引导: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谁来说说还发生了什么奇迹?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A、你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盲姑娘)
齐读这句话: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B、我们也有过捉蝴蝶的经历?同样也是屏住呼吸,悄然而行,可就在你要捉住它的一刹那,它飞走了……安静是靠什么捉住蝴蝶的?(能够抓住蝴蝶,是安静神奇的灵性)
师:用心去捕捉,自然就有了奇迹的发生。
C、小结:安静拢住了蝴蝶,她拢住不仅仅是一只蝴蝶。她拢住的是一个春天,是一个世界。
齐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D、(蝴蝶是春天的精灵,带着她来到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所以安静很惊讶,除了惊讶,还怎么样?)幸福、奇妙、满足,感动。
(3)学生个别读(带着惊讶,带着幸福,带着奇妙,带着美好来读。)
4、学生交流汇报(三):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1)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安静的内心的感受呢?(陶醉、幸福、甜蜜……)
(2)多么幸福啊!多么奇妙啊!蝴蝶给安静带来了一整个春天!可是,安静居然把蝴蝶给放了。
A、安静为什么把蝴蝶给放了?她放飞的是什么(蝴蝶也是生命,也有飞翔的春天,放飞心情、放飞春天、放飞希望)
B、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像安静一样用心去张望,你看见什么?
(答后生齐读,边读边想象:此刻安静的心上到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我们读书就是要把简单的文字读成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5、学生交流句子,感悟安静
(1)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如果说安静在花香中穿梭是个奇迹,而当她极其准确地伸手拢住蝴蝶是个奇迹,那么,当她放飞蝴蝶的时候,这样的奇迹就令人感动了。安静这个八岁的盲童,是在用一个具有灵性的心灵,与春天对话,与世界对话安静告诉我一个道理:
1、个别读 2、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从安静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因此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再齐读这句话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安静时一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五、生活延伸深度探究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同作者一样感动,感动安静创造的奇迹,也感动孩子们今天的优秀表现,孩子们,谢谢你们。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教者 河包镇中心小学 吴良权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盲女孩在花香的引导下拢住了一只蝴蝶,最后把它放走,仰起头来张望的情景。本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静的举动,她从捉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头张望。一条是作者的感受,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悟: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我们的孩子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因此,教学策略上,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力争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点评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在找出使自己惊叹的句子以后,我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用词,在读思想议中体会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积累。另外把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争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想象中补充语言,在说话中训练语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地进行下去。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蓉园小学:余哲
《触摸春天》是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这篇文章曾经在2001年3月的《散文》月刊上见到,后来又在不同的选本中重见,现在居然又做了新教材的主打课文。不禁从另一个角度慨叹专家对新教材的致力程度了。的确,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凭借,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替刷新的。
故事很简单,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作者以别于常人的细腻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盲女的一个小小的动作,而更重要的是作者被这一小小动作所感动着。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花繁叶茂”,有“桃花”,有“月季花”,还有“花香”。是多么美丽的一个缤纷多彩的春天啊!“浓郁的花香”是作者注意到的“花香”,许多人或许会被那五彩缤纷的感官刺激而迷惑,而有谁能更注重于用心去体会的花香呢!也是“花香”才使那个早已丧失了“视觉”的安静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花香”把一整个春天都给了安静。一个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一尘不染的盲女。她有一个“纯粹自我的缤纷世界”,她“创造”了一个春天。
“我”是在安静“触摸春天”之后才深深地感悟过来。原来,春天是可以触摸的。“蝴蝶”,就是一整个春天。有时,许多东西不是要被拥有的。不一定拥有了就一定天长地久。安静“感觉着春光”。她“张开了手指”,蝴蝶就飞离了。她自己创造了一个春天。好一个一尘不染的女孩,一个无利欲私心的女孩。她也许是要借着这个“蝴蝶”传播着整个春天呢。在她的心上,“此刻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纯粹自我的缤纷世界。”一个盲童也有她生活的方式。但有时我们就老是把一种自我认为完美的生活方式套在别人头上。
作者细致刻画了小女孩“拢”蝶的过程。当女孩的手伸向那“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时,“我屏气凝息的生怕惊走了一个春天。但也惊讶得几乎喊出声来了”。那一刹那,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很纯净的一种感觉,一种荡涤心灵的感觉。我像回到我童年的纯真的时代。但我知道,她是在“创造纯粹自我的缤纷世界”,所以“我没惊动安静”。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春天是可以触摸的”。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无论是跛子、聋子或者是痴儿。他们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的世界,只是我们不能看到而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互相尊重的。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诸别人头上。当你困惑时,你站在别人的世界去看一看,便会豁然开朗了。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再读这句话,感觉意味深长,对于残迹人,我们是否应该换一种眼光去看呢,于是我的讲课就定位在了这里。体验一个盲童的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聆听心灵的翅膀飞翔时发出的轻响。
课开始了。
我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触摸”两个打字,解字入手,什么叫“触摸”,我们可以“触摸什么”,本来是想让孩子从最直观的体验入手,然后引到“触摸春天”这个抽象的概念上去,没想到蔡欣达马上就说出“和妈妈谈话,触摸到了妈妈的心灵。”初云鹏又接着说了“触摸春天”,孩子们自觉预习的习惯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了。于是乐得再往深里潜一些,接着话题问,“触摸春天你都触摸到了什么?”
“春天的风轻轻地从我身上吹过,感觉很舒服!”
“春天的花瓣摸上去软软的,嫩嫩的,舒服极了。”
“春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甚至还有孩子说出了春天刚出生的小鸡,说到了要往北飞的大雁,看着这么细腻的表达,我高兴不已,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敏感、对文字的敏感正是我一直躬耕不已的啊,很自然地就转到了课文,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说了谁触摸到了春天的什么。
孩子们书读得越来越好了,因为他们越来越用心在读了。
读后依然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这样消除个别同学想发言又不好意思举手的心理,然后再自由发言。从“不敢说”到“乐于说”之间有很长的一段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后总是要经过一阵百爪挠心的期待。
选了黄媛玲小组,黄媛玲最近学习状态特别好,数学科代表被撤下来并没有给她造成更深的影响,反而使她负担减轻,跑得更快了。尤其上次把亲情课上李校长夸她是401班读书最好的同学的话在全班转达后,她果然成了读书最好的,典型的“罗森塔尔效应”。所以,教育者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并不断强化,直至形成他自己的行为定势。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再一次感叹,读得真好。
“说说你们眼中的春天吧!”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嗯,不要这些,说说你看到的最具体的春天,什么花,什么样?最好通过你的描述能够让我们的眼前出现这样的情景。”本来想在这里用课件播放美丽的春景的,但是后来想到正好借这些既培养想象力又体味了盲童那种心情,岂不一举两得。语文课,还是应该引导学生在文字的春风里舞姿翩翩。
果然,比较细腻的描绘就出来了,雪白嫣红的杜鹃,不知名的操场旁的小黄花,楼下那两棵红红的石榴花蕾,还有树上新爆的豆大的叶苞,然后再让孩子们想象这五颜六色的一个新鲜美丽的世界,可是一个盲童却看不到,会是怎样的心情。
现在想来应该补上朱自清先生《春》里的片断会更好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名家经典作品的引领什么时候都不显多余。
孩子们在为安静遗憾的同时也没忘了告诉我,安静很开心啊,因为还有“浓郁的花香”,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然后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每个同学扮演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春天里的花,然后请同学来表演“在花香中流连”,张莉上来了,伸出两手,身体硬硬的,大家笑,又一个同学上来了,依然是摆脱不掉“盲”的痕迹。然后这时我给大家读了课后链接中海伦凯勒的那段话,告诉他们上帝是很公平的,他们使你失去了视觉,便让你的触觉和嗅觉特别发达,所以你有些角度来看反而比正常人受益很多。孩子们被那段很美的文字打动了,教室里静得出奇。一片润泽的气息。然后再请卢修文来表演,卢修文就自然地在“花丛中”奔跑了,真的是在快乐地“穿梭”。
接下来就是安静捉住小蝴蝶的一段了,抛出一个问题,你相信这个奇迹的发生吗?卢紫光、刘思远、张曜云等好几个同学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是安静的内心世界听到了小蝴蝶飞翔的声音,所以她完全可以捉住一只小蝴蝶的,这是一种“神奇的灵性”,实际上作者的意思也就是说要保持有内心的“平和安静”,才能来到一个自己“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也是盲童之所以叫这个名字的意思啊。
别不再说,于是反反复复来读,体会蝴蝶在安静手指间颤动的感觉,体会安静内心深处那一刻的惊讶,体验这一次对她来说全新的经历。然后再次回顾海伦的那段话,想象安静的手指触摸花园中其它东西时是什么样的感觉,比如柔软的花瓣,筋络清晰的叶片,这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在他们的体会中,往日封存的记忆被唤醒了,感觉变得丰富细腻了,他们也发现了安静的生活中“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
一只蝴蝶就是一个春天,在拓展的时候又情不自禁给学生讲了小萝卜头在监狱里放飞的那只小蝴蝶,安静的小蝴蝶带着安静对春天美好细腻的感受飞走了,小萝卜头的小蝴蝶带着小萝卜头对自由胜利的满怀向往飞走了,而这些,都让我们聆听到了生命的翅膀飞翔的轻响。
然后,我们还补充了一篇《盲童的画》,这是以前学过的一篇文章,在这里再读那张简单没有色彩的画,体会的仍然是一颗热爱生命的纯洁心灵。
最后,在拓展的时候,我简单介绍了张海迪和奥斯特洛夫斯基,希望同学们找书来看,还有贝多芬、史铁生,并且读了一段《秋天的怀念》中的句子,目的是想引起孩子去思考,安静乐观健康的心态来自于哪里?
“老师,今天晚上就可以在日记上写安静的故事啊!”居然是陈文豪大声提议。仅此就已经欣喜不已了。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401班的孩子们,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小女孩子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在开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闭着眼睛拿书本,写字,走路,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多么不易。体会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在整体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谈出自己的感受;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之后,我要求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理解“从未体验过的地方”时,我让学生想象那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安静此时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力争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点评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在找出使自己惊叹的句子以后,我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用词,在读思想议中体会表达效果,增 强语言积累。例如,从“流畅”感受安静对花园的熟悉,联系上下文“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理解,感受她对春天的热爱,从“竟然”体会作者的不敢相信等等。在指导读句时,我围绕“神奇的灵性”让学生联系课文谈出自己的理解,解决心中的疑问。这样,在文本中自由地进出,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培养了语感,训练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