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是六年级的一篇说明文,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这种文体在教材中的占有量是屈指可数的。但也因为说明文是应用文中的一种,与其他体裁的文章相比,数量上的“不少”也使得它在小学语文教学材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这种体裁的文章从“精髓”上来讲无外乎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内容以及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性、明了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等。但是如果所有的说明文的教学都只围绕这几点来讲,却又会限入“无限死循环”中,也就是说明文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当然,这是肯定不可能的。唯有将视觉转向寻找不同的说明文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本教学,才能让孩子在六年级学得的说明文区别于以前学过的说明文,并且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所提升。但有所有的这些所谓学生能学到与以前的说明文不一样的东西,并且有所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的程度与角度。
一、教师文本解读的角度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广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局限于一个地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广度自然得不好扩展。就像开头说的,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无论是哪一篇,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要结合说明文的对象与内容来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以及抓住语言的基本特点。诚然,《麋鹿》作为一篇说明文,分别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来说明事物,同时,对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讲述也通过抓住表示时间的点来突出说明文语言的简明特征。我想,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这篇说明文的方向是对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教学思路并没有突破说明文的“个性”,即将这篇说明文安排在六年级教材中的突出目的。
如果教师的教学没有突破这些“常规”,很明显,学生的思维广度是有限的。
二、教师文本解读的程度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深度
要找出这篇说明文与其它说明文不一样且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有所提升的关键因素便是教师对这篇说明文的文本的深度解读。仔细与其他说明文比较,发现这篇说明文不同于其他说明文的地方有两处:一般情况下,说明文只为了将所描述的事物用语言表达清楚,传达给读者相应的知识就够了,《麋鹿》作为一篇说明文,只需要将麋鹿有怎样奇特的外形特征与怎样传奇的经历告知读者就可以了。但是不同的是,这篇说明文在表述麋鹿传奇经历的同时,却在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情感,例如“早在3000多年前”,作者却偏偏要加上一个“早”字,去掉也完全不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可见“早”字包含了作者的深深自豪感。诸如这样的词语到处可见,用心读,便可带领学生发现更多。再者,文本开篇的一段对麋鹿生活场面的捕捉,也可有可无,可作者却加了上去,仔细品读,却发现这样的开头作为说明文的开头,不免多了几分趣味性。这是与其它说明文的开头不一样,但却能让学生抓住写法的一个“生长点”。
总之,在走进教室之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最起码要高于学生一到两个点,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更有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