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我刚刚上了一节富有挑战性的口语交际课──小语第八册第二单元《以诚待人》。
  上课铃响过,学生们端坐在座位上鸦雀无声。我带着半个馒头走进教室,语重心长地说:“‘当文明学生,做合格公民’像春风般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同学们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是,刚才我在教室门口捡到这半个馒头,”我举起手中的馒头严肃地说,“是谁扔的,请站起来!”
  学生反映很强烈:厌恶、痛绝、惊讶、气愤……教室里片刻的骚动后更静了,大家都屏住了呼息呆呆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我接着说:“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如果馒头真不是你扔的,请用语言表明心迹,用语言使老师和同学相信你。”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同学们纷纷高高举起了手,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性格内向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要发言了。
  这半个馒头确实不是学生扔的,而是我故意在课堂上耍的小伎俩。这堂课本是教学生“以诚待人”,作为老师却采用了这种“非诚”的教法,实属阴谋之举,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借“馒头”导入课题。借劝说子虚乌有的“扔馒头人”主动承认,而引出课题“诚”,并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应做个什么样的人。如,从《尊严》这课学会了要做个有尊严的人,凭借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从《中彩那天》懂得了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从《将心比心》明白了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样引导学生从本组课文里体会“以诚待人”的含义。
  其二,借“馒头”激发说话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畅所欲言是口语交际课的一个难点,而“馒头”事件的设置恰恰突破了这一难点。当扔馒头的恶名就要落在自己头上时,谁都不会袖手旁观,都唯恐自己的语言表达得不够具体、清楚、真诚。“馒头是你扔的吗?”这一问题从反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而当学生敢于打开话匣子了,课堂自然就活了,也为后面的教学能顺利进行作了铺垫。
  其三,借“馒头”创设情景。当学生纷纷表明心迹,发过誓言证明自己确实没扔馒头,教师不再穷追不舍了,而是充分地肯定学生,表示相信同学没扔,并由此换个角度,“如果你是值日生,看到同学扔馒头,会怎么说怎么做?”再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创设情景,做到“以诚待人”。这么“真实”的事件,同学们表演的绝对真实、真诚。而这一情景创设好了,课本上列出的几个情景,学生完全能自主讨论、自主交流、自主表演了。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诚待人”;在工作中,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以诚待人”既是诚实、真诚、坦诚、守信,也是指为人处事要踏实、负责,有尊严。为了上好这一节课,“馒头”事件的捏造实属一个阴谋,如果这堂课能让“以诚待人”在学生心灵留下一个深深的印痕,这个阴谋应该也是美丽的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兼具了文辞优美与思想性强的特点,因此对有些文章,教学完后,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读写结合的重要方面。
  这学期,学生们掌握读后感的“引──议──联──结”的四步骤,写了很多篇读后感,如,学习了《中彩那天》,学生们写了读后感,发表了对“诚实”的看法;学习了《尊严》一文,学生们又结合实际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尤其是在学习《触摸春天》一文后,学生们从所读的书中,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旁征博引,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让学生写读后感,把课文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积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起到了锤炼思想,锻炼表达的作用。
  其实读和写是一个互递的过程,它们之间既互相对立,又密切联系。我想,无论作文和阅读我们都应抓住“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这些方面的“结合点”迁移训练,以读为基础,读中学写,写中促读,有的、有序、有点、有法,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学生的作文水平定会提高。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