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3-8-25 07:01 编辑
本组课文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灿烂、白茫茫、规律”等22个词语。积累文中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和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手机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描写一处自然景观,注意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第一单元导读课 设计者:长甸镇中心小学 孙冰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之美。2、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美的词句。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词语、片段等资料。激发阅读、写作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教 学 设 计 | 学 案 设 计 | 我 的 创 新 |
一、激情导入: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宽广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一组课文。二、感知单元主题:1、 默读单元导语,感知单元主题。2、 指名朗读导语。3、 交流:概括本单元的主题。三、感知单元课文: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中的四篇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2.重点引导读第二课中的二、三自然段,第三课中的五、六自然段,师适时范读精彩段,激发朗读兴趣。四、明确学习方法:1、 体会本单元课文的特点。2、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游记类文章的学习方法。五、师生共同明确单元目标:六、布置学习任务: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写在积累本上。1、桂林山水、溶洞、天山的资料。2、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3、课外阅读:有关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文章。 | 二、生默读圈画导语中的重点句子,概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1、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2、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1、生通览四篇课文。明确在这个主题下有那几篇课文。2、生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并说说自己初读感受。3、选择自己喜欢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激情朗读。提示学法:1、 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写法。2、 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3、 体会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排比)五、单元目标:1、掌握29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背诵文中精彩的语段。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4、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单元训练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
1、古诗词三首长甸镇前进小学:李强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得熏陶。教学重点:品味诗句,积累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设计 | 学案设计 | 我的创造 |
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李白才华横溢、性格豪迈,他的诗意境奇特,语言轻快,强烈的表现自我。谁能背几首李白的诗句呢?从诗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看从这首诗中你有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呢?二、通读古诗,感知诗意1通读古诗,读通读顺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3、在读全诗自由质疑 4、背诵古诗三、解独悟独,体会情感分句朗读,从诗句中找出体现孤独的字词,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作者李白的情感。四、练习拓展,安慰孤寂1、补充《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2、如果你现在在李白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孤独寂寞的李白呢?五、总结这首诗你是怎样学习的? | 1、学生背诵学过的李白诗随机点拨《静夜思》浪迹天涯、乡愁满怀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情有义的李白。《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想象力丰富的李白。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诗题,从课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独)二、1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能正确流利的朗读。2、结合注释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3、指名读诗,读出自己对诗句的感受。三、1、结合“尽、闲”感受孤独。2、鸟飞、云去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现在会使得李白倍感孤独呢?补充背景材料《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距李白被罢官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使李白饱受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倍添了孤独与寂寞的感情。3、泛读诗句学生想象画面,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写话练习: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她说:------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4、再读古诗,读出李白的孤独寂寞。四、1、学生读诗理解汇报2、学生结合李白的诗句以及自己的独特理解尝试说话。五、学生汇报(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学案设计 | 我的创造 |
一、复习导入1、背诵《独坐敬亭山》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导入:洞庭湖景象迷人,有许多文人墨客被他深深地吸引,今天让我们走进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二、组内合作自学古诗: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读通古诗,理解诗意,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感受洞庭湖的美丽,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自学欣赏《望江南》1、用所学习的方法,自学《望江南》,想象诗句中所描写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背诵古诗。四、作业:1、默写《独坐敬庭上》《望洞庭》。2、积累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一、1、学生背诵古诗。2、汇报上节课所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二、1、组内互读古诗,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的最美。2、汇报交流。3、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结合汇报想象把湖面比作“镜未磨”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体会诗人在诗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诗人把洞庭湖描写的这样美,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面对这样美丽的洞庭湖,你有怎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受。5、背诵古诗。三、1学生利用所学方法独立学习古诗,2、汇报交流:(诗句的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3、结合画面以及自己的实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望江南》。 |
2、桂林山水设计者:长甸镇中心小学 田淑华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重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仿写例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 学 案 设 计 | 我的创新 |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桂林山水猜一猜这篇课文可能写了什么?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导语: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美,使它足以称霸天下呢?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游览桂林山水。 二、检查预习情况。(一)、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二)、班上交流。 1、字词关:(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新词。重点强调:“澜”和“峦”读音不同。“屏障、画卷、擦伤”读音的指导。多音字:“卷、似”(2)、字形:重点指导“攀、澜、泰”的写法,区别“棉—绵—锦”、“瑕—暇”、“拔—拨”。2、读文关:指生逐段读文,指导读通顺,读正确,并概括段意。3、师指导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师指导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三、交流预习时的疑难问题。四、积累好词佳句。1、美读自己喜欢的一段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试着背诵。同桌检测3、抄写描写自然景物的四字词语 | 一、谈话导入1、由文章题目想开去2、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自由交流。二、交流预习成果1、在组长组织下,汇报交流本课生字、词语、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及朗读课文等。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交流写作思路。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总) 甲天下(分) 水:静 清 绿山:奇 秀 险(总) 画中游三、师生共同释疑四、生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佳句、段落。1、美读自己喜欢的一段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试着背诵。2、同桌检测 |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设计者:长甸镇中心小学 田淑华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
教学设计 | 学案设计 | 我的创新 |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二、检查预习情况1、字词关同桌互检生字读音,重点强调:“擦伤、浙江”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转( )动转( )学走了一转( )旋转( )2、字形关重点指导:“臀、擦、蜿蜒、蜒—庭”3、读文关同桌互读,互检。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图。五、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所见景物。1、作者见到了什么?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特点(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3、反复朗读句子,体会作者心情。六、积累语言 | 一、展示资料,了解溶洞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溶洞的资料。2、解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记什么意思?作者都可能记下了什么?二、交流预习收获1、在组长组织下,汇报交流本课生字、词语、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及朗读课文等。2、边读文边概括段意。3、浏览课文,快速概括主要内容。4、默读课文填空:游览顺序:作者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五、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所见景物。1、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2、抓住两对反义词,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体会句子因果关系。3、用“时而-----时而------”句式造句4、抄写词语。 |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学案设计 | 我的创新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2、换偏旁再组词桐()()()()稍()()()()据()()()()3、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二、直奔重点,读中感悟1、自主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在书中批划标注。三、汇报交流(一)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二)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1、重点研读作者怎样把孔隙的窄小写具体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 - -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指出要重读的词语,以强调作者的感受,突出孔隙的特点。)4、汇报内洞特点介绍内洞的特点重点研读“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也很值得欣赏。”四、拓展延伸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讲述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经过。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路线,领略了沿途的美景和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好这篇游记的吗?(1、按游览的顺序写。 2、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 一、1、听写词语。2、同桌检查更正3、师随机板书:二、生默读思考,圈划标注。三、汇报交流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昏暗有双龙和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出洞1、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 - -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3练习复述内洞的景象。4、练习用“即使- - -也”说话。5、小导游介绍双龙洞的一个景点,注意把景点的特点介绍具体。板书设计:3、记金华的双龙洞时间、地点 途中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昏暗有双龙和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出洞按游览顺序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