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柳笛和榆钱》说课设计材料


课文《柳笛和榆钱》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以表达对春天热爱,对大自然赞美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四篇略读课文,单元训练重点要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              文本细读、理清文脉
这是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北方的故乡,那里春天里的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长发的柳树”和“把身子探出墙头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做柳笛、吹柳笛,在做和玩的过程中,孩子们是那样享受春天的快乐,而春之声也随着柳笛的做出被孩子们找到并吹响。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煦暖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中飘荡。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故乡那美丽的地方。
二、一课一得,确立目标
新课改以前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是把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而忽视了他的人文性,衡量我们以前的语文课堂常用的有九个字: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一节课下来充斥的就是一些字、词、句、段的训练,很死板的一些程式和套路,严重的缺失了作为语言文字应该让学生体会感悟的温度与情感。02年以后,第一轮新课改开始在各地进行试点,由于人文性的过度压抑,曾经一度在课堂上刮起一股华而不实的形式之风浪潮,“乱花渐欲迷人眼”06年以后语文教学到底路在何方,引起了全国小语界广泛的争论与思考,从此,开始逐步回归理性。既关注人文性,又注重其工具性,现在的课堂崇尚三实“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老师这样介定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应该能给我们以启发与感悟。
做一名语文老师很容易,也很难,行内人士常这样议论教学,数学一条线,无非是复习,例题,公式,定义,概念,理解了,顺着一个思路下来,就可以解出题来。英语,单词,句型掌握了,变形规律给你了,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而语文则不然,千文千面,词海如烟,语海茫茫,内涵与外延,无边无际,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与方法,难以捉摸。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目标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设定,着眼点不同,训练点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但前提有一个,一定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课一得的理念源自于市教研室小语权威刘老师主办的课堂教学研讨班,我有幸成为其中十八分之一,聆听到西工区教研室白主任对《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的设计,他没有以环保为主,而是抓故事两字做文章,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地找数词与形容词来明确怎样来讲故事,怎样来生动形象地讲故事,设计新颖独特,真正让学生从中收获。
词串教学来自于听实验小学周老师讲课我们在研讨时所提出的观点,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鉴于此,在略读课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内,我尝试运用词串教学让学生积累动词,形容词,并进行仿作练习,以课文为依托,感悟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预设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      认识课后9个会认字,初步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品味重点词句,增强语感。
2、      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其中教学重难点为:品味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因材施教、选择学法
课堂教学中,结合本班学情、生情,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学:1、给学生一个铺垫,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渗透积累词语的方法。2、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词句意思,通过对话交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获得感情的陶冶。3、抓训练点,拓展写作。
四、依据学情,设计流程
(一)说四季,读成语,感知春,巧导入
课前的谈话中,让学生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引入学生对季节的关注,联系生活实际,一场春雪过后,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向我们,复习本单元中,春天有关的景物,春雨滴滴答答,悬崖瀑布飞挂,春江群鸭戏水,点明训练重点:走进春天,一定要仔细观察。
此后出示描写春景的春字打头成语,这些成语孩子们一看便知是春字开头,结合春天时令特点,鲜明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春景,易于感知特点,初步渗透分类积累词语的理念。
(二)、揭题目,猜内容,初质疑
揭题,出示两种事物:柳笛和榆钱,让学生说说对两种事物的认识。城市孩子离这些事物较远,比较陌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让学生知道,柳笛是用柳枝做成的类似笛子的管状树皮,榆钱是榆树的果实,榆荚形状圆形,像小铜钱,中间硬硬的便是果实。
根据题目,猜想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初步培养三年级学生养成据题猜文和据题质疑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初读文,说大意,认生字,读词语,谈发现
初读课文,形式多样灵活,不限定,让学生根据喜好自己选择,要求整体感知,给学生依托,想一想文章写的是与“柳笛”“榆钱”有关的哪些事,在老师的下领悟到“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默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段落,明确文章哪一部分写的是哪方面内容,后让学生认读生字与词语,分类出示,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易于分辨出三类词语分别为: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
(四)、依词语,切入重点,品读感悟,培养语感
1、读做柳笛的词语:“切割,折下,拧一拧,褪出”初读感受这些“动作”,质疑:“折下的是什么?怎样切割?怎样拧,究竟什么是褪?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有了疑问之时,学习之弦才会被拔动,知识才会成为一种主动的获取,带着问题去读,去找,学生就会学的兴趣盎然,画出相关语句,找到答案之时,让学生读一读,做一做,感受孩子们做柳笛技巧的娴熟,体会做的乐趣。
2.读吹柳笛声音的的词语,“浑厚,牛吼,尖厉,雏鸡叫“师引导质疑:浑厚的是什么样柳笛的什么声音?尖厉的是什么样柳笛的什么声音?通过对句子的品味,体会到粗笛的呜呜声像牛吼,细笛的吱吱声像雏鸡叫。继而引发想像,粗笛的呜呜声像牛吼,还像什么?细笛的吱吱声像雏鸡叫,还像什么?
3、读吃榆钱滋味的词语。“美妙,入口欲化,仔细咀嚼,甜美,芬芳“这部分内容,孩子们缺乏生活体验,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老师通过范读,让孩子们体会榆钱样子之美,滋味之美,继而让孩子们通过理解,感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榆钱之美。
(五)、仿写训练,据文拓展
分类积累词语的基础上,据文拓展,进行小片断的仿写训练,读中学写,总结写法,学以致用。
1、      用上一组动作,仿说自己制作某种东西的过程。
2、      用“ABB”式的词语,仿说自己眼中的物体之美。
3、      那不粗不细的柳笛声音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像_________。
4、      说一说,在美丽的春天,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树木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尝试运用总起述的方法,练说,课外学写。
(六)、深悟内涵,回读课题
通过理解、体会、感悟做柳笛与吹柳笛的欢乐,体验童年生活的开心与快乐。首次回读课题,读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然后通过赏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细腻笔触下的柳树与榆树之美,体会作者对故乡那深深的爱,再次回读课题,读出对故乡生活的热爱。
五、板书设计
以“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与黑板上相应的词语相对,简洁明了,突出文章主要事件,便于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凸显文章中心。
六、教后反思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分类积累词语中感悟,体会“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并让孩子们读出柳笛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读出榆钱之美,课堂中受教学条件局限,没有创设很直观的教学环境,只是让孩子们找,说,做,听范读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启发,诱导,点拔与感受,孩子们去读,却总给我很牵强的感觉,他们的情感并没有真正和文本之间形成共鸣,那种学生在书中找到的快乐仅仅是作者的快乐而不是他们的,那么这种快乐就仅仅是浮于文字之上的,并没有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本来课本编者的编排意图是在开学之初,这样的春日里来学习本课,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把这两样东西请入课堂,让孩子们亲自去摸一摸,尝一尝。但是,今年开学,天气寒冷,这个时侯在这里还找不到榆钱呢!柳条也还是干巴巴的黄褐色。或者,我应该把这一课再放一放,等柳条变绿,榆钱结出时再来讲?其实,榆树和柳树应该是北方常见的树种,然而,这些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机会也就是周末去洛浦公园或是广场上转一转,玩一玩,最多暑假才能出去爬爬山。他们的玩具也都是电动的,益智的……柳笛嘛,太遥远了……什么好吃的没吃过,还会去吃榆钱?这些可怜的孩子,每天放学按时回家做作业或是上各种特长班,他们哪有时间去爬树摘榆钱?有的孩子甚至没见过榆树,更不要说榆钱什么样?甚至连榆钱是榆树的叶子还是果实都弄不清楚……
缺少了原生态的生活体验,不管作家的笔触如何细腻,教师的讲解多么生动,孩子的体验还是苍白的,肤浅的。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赞可夫也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进入情境后,视野和思想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了,那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意,能使教学更有吸引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走进自然,借助大自然的课堂,引导学生去捕捉课文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生命活力。
为了学好《柳笛和榆钱》这篇课文,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妨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自做一支柳笛,亲手摘一串榆钱。也许柳笛的声音并不悠扬,也许榆钱的味道并不甜美,但那份体验毕竟是文字和讲述无法超越的!那时,我们再引领孩子回读此文,在感性体验的获取和身临其境的交流中,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就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我想,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把文本还原成生活场景,那么其生命活力一定会在欣欣然中得到张扬。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