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源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6期,因为最近一直在看《中学数学解题研究》,所以也想搜罗一些有关解题的论文来看,刚好在校阅览室里找到这篇文章。读后颇有收获。
数学教学中,几乎每节新课都会涉及到例题教学,可以说,大多数的课堂组织形式都类似于以下模式: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可以采取自主探究或是合作学习等方式)、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知识小结。如果仔细分析上面的模式,可以发现,例题讲解其实起的是将知识由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例题如何处理?是按部就班的按书上的流程来,还是自已灵活掌握?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的作者主要是想利用例题来展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的看法可能稍异。
我总是觉得,人的学习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不可能用某一种模式就可以说得清楚,但是对于大数学生来说,模仿总是学习的最初阶段和最容易被接受的模式,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虽然已经被各大专家们钉死在耻辱柱上,但是一线教师们却基本上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应用着它的基本理论。我觉得这应该是合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基础的。所以我觉得,例题教学的第一要义,还是模仿,即实现三维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而这部分的例题处理,我觉得基本上可以按常规处理,课本上的例题,基本上是按这个模式来处理的。当然,在处理例题时,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多种,我个人的偏爱的处理方式是学生先集体动手完成例题,然后教师巡视,去发现问题,最后找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分析其解答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讲解使用要点。这部分的教学其实在思维上的提高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教学中,都是训练性和示范性的,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模仿来掌握前面所讨论的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这种例题,我觉得,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完成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训练。比如在有理数计算中的去括号、加减法、四则运算、解普通方程等章节的教学中,加大训练量,提高训练的强度,对于学生最终成绩的提高觉得是有益而无害的,这种机械式的训练对于思维是否有伤害?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没有,机械训练可能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但是说它伤害学生的思维可能就有点过份了,而且在训练中,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的思维训练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这应该是一个很多老师陌生的命题。其实三维目标中的方法与过程目标中就对这个方面有所体现。所谓方法与过程,不是刚好符合建构主义的一些想法吗?但是,对于方法与过程目标,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体现在知识的引导与探究阶段,而很少应用在例题教学上。
在例题教学中能不能体现方示与过程目标?如果可以的话,何种方式才是最有效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些方式应用在知识的发现阶段是可行,应用在例题教学中不是很恰当。在例题教学中,体现方法与过程目标的,应该是联想与类比。解题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想的能力,而以前所练习过的习题又可以给我们以类比的机会,所以,对这两个能力的训练可以很好的提高思维能力,其实很多的时候,所谓有思维能力,不是正好体现在联想和类比上吗?当然,如何去实现联想与类比能力的培养,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有时间,倒是可以作为一个题目,形成一个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