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新任教师的成长,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我们学校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各教研组分会场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我们数学组也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率先发出邀请,师徒同上一节课。
2019年4月17日数学组八年级分会场——备课组长康帅锋老师、新任教师卜文瑾老师和新任教师郭营老师同上了一节课《公式法》。授课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对比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我在听课课的过程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三位老师集体备课,在教学设计上整体框架是大致相同的,整节课分为了知识回顾、情境导入、讲授新课、评价任务、当堂检测和课堂小结这六个环节,但是在细节处理上却各有千秋。康老师的课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注重学生的当堂检测和自学能力;卜老师沉稳干练、语言简练精准,她的课不慌不忙,似乎是讲故事一般为我们娓娓道来;郭老师讲课重难点突出,活动多样且富有特色,很受学生喜爱!
如果单单讲教材上这些内容,我们的数学素养该如何达成?数学课堂上只体现了数学的知识与技能,那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该如何体现?我们应该向更深的程度进行渗透,比如说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图形解释,和平方差有关的数学史和数学故事,都可以穿插进去让数学课更加有故事、有情节等等。解决好学生心中的“平方差公式从何而来?为什么要用平方差公式来进行因式分解?”力争达到让学生有个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而不是单单的机械计算练习。
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能够让我们一起研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