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穷人》一课我也教过很多遍,但每次遇到心中还是有些怯,因为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课容量非常大,既要引导学生了解生动的故事情节,又要围绕语文要素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美好品质,还要学习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短短的35分钟内如何完成以上教学任务,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如果还能体现趣味与创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听过宋老师的这节课,因为他做到了,所以尽管知道他每天政务在身,忙碌异常,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给他提出了想请他给我们班上这节课的想法,宋老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感动而欣喜!
一、歌曲导入
课堂伊始,播放歌曲《忐忑》。
“孩子们,听到这首歌,你是什么心情?”(生回答)
“那你知道老师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顺理成章引出“忐忑”一词。
二、走进桑娜
“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哪一段?谁能读一读?”在一名学生读完之后,他又问“谁还能读一读?”两名同学读完之后,他问“你们认为谁读得好,为什么?”
“因为他读出了桑娜紧张的心理。”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体会桑娜心里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桑娜处处为家人着想、体贴关爱家人的美德 ,以及宁愿挨打也要抱回孩子的善良本性。然后再次引导全班同学有感情地读好本段内容。
以读促讲,读中感悟。妙!
二、走进西蒙
“那么,桑娜为什么要抱回西蒙的孩子呢?文中如何描述的西蒙?请找出相关句段。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走进西蒙,通过文字了解西蒙的贫穷和对孩子的爱。同时也暗示,丈夫丧生,西蒙成了寡妇,因为贫穷,因为生病而死去,那么,在这样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浪花拍打着海岸的夜晚,如果渔夫遭遇不测,桑娜的生活会怎样?引起学生思考!
四、走进渔夫
“那么渔夫回来之后,是如何的态度呢”顺理成章引入到对渔夫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搔搔后脑勺” “熬”等字词的理解,体会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传神的描写真实而又感人。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地体会到他和桑娜一样,都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善良的人,他们虽然贫穷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长长的一篇文章,巧妙地切入,巧妙地引导,巧妙地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体验中理解,在情境中理解,删繁就简,意味深长,让听者随着老师的引导与讲解,不仅为文中的每一个人物善良的言行而感动!
五、以文化人
最后结合自己旅游的见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什么是真正的“富贵”,懂得贫穷不只是指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富有更重要!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点滴之中践行“立德树人”之育人目标。
一节课,长文短教,以读促讲,思路清晰,收放自如,紧紧围绕文中“穷人”,通过“走进桑娜”“走进西蒙”“走进渔夫”抓重点段,突破重难点,环环相扣,过渡自然顺畅,让人陶醉于其中。这样的课堂,只有欣赏,只有敬佩,但不可复制!因为我们都知道:他的课之所以有趣有味,大气而又接地气,源于他渊博的学识和多年来对语文教学孜孜不倦地追求,他不仅在教语文,更是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将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和理念和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结合起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向宋老师学习!语文教学战线上奋斗了三十余年,越来越深刻体会到自己是在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教语文,今后的我,将继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