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师傅魏丽凯老师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贵在真实,魏老师真了解每个孩子,真引导每个孩子,每个孩子真参与课堂,说真话,听真课。反观自己的课堂,有时候自己设想的环节和语言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但还是硬着头皮讲下去,假懂的一节课就这样产生了。
一上课,魏老师就跟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看视频。”通过一段《清明上河图》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体验到这幅画的磅礴气势,深深记住了画的名字。随后让学生读一段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学生们纷纷举手:举世闻名、驰名中外、鼎鼎大名……每个人用的词语都不同,但都表明了对这幅画的赞叹。
当然,小学阶段生字词仍是重要的一部分,生字词如果有遗漏,会影响学生后续对文章的理解。魏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多音字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道难关,所以通过放在词语中和句子中进行练习,从而突破这道关卡。
接下来到文章的重点部分:画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画的基本信息。一般我们新老师上课,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就结束了,魏老师却没有,她让学生看着学习单复述第一自然段。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会从课文段落中准确提取重要信息,还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知道了画的内容,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通过前面精读文章的回顾,再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也运用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分别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画出关键词。通过巡视指导,学生发现第2、3、4自然段分别是围绕“人多”“热闹”“传神”来写的。在体验“传神”的环节时,两个学生相互配合,一人讲故事,一个动作协助,将桥北头的情景再现了出来。课后,魏老师将她对这节课的得与失跟我说了说,她也对最后那两个学生的表现称赞,并告诉我:学生的潜力无穷大,只要把他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他就能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其实,对于我来说,魏老师就像我在黑暗中摸索时出现的那一抹光亮,从教学到班级管理,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像姐姐跟妹妹说话一样给了我很多建议:每一篇课文不是割裂的,同一单元的课文是有联系的;语文不是只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背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育人不会一蹴而就,要给学生成长的机会和时间……
通过这一节示范课,我学到了很多,这些收获无法用这一篇简短的反思来描述。我很感谢这次听课的机会,同时也知道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带着师傅的期待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