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海鸥送老人”部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海鸥的心情。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写生动的,并积累这些句子。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三、教学难点: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昆明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湖畔,有一尊这样的雕塑: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相依相随的的美好画面永久定格在了人们心中。请看大屏幕:
1、看完图片,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文中的那句话。出示:十
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齐读)
2、再出示: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 )海鸥,( )海鸥,( )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指名说,齐读)是呀,十多年了,老人都是这样做的,(出示,再读)老人与海鸥就像——(板书:亲人)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去感受海鸥与老人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挚情感!
(二)品读?悟情
师:当我们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老人去世了。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到翠湖边最后看一眼他的海鸥“儿女们”,当人们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出示课文插图,配乐)
自学提示:此刻,你就站在翠湖边的人群中,你就是一名电视剧导演,请您聚焦15-17自然段,细细地看,静静地想,看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你的心弦,润湿了你的眼眶。目睹此情此景,你会拍下海鸥送老人的哪个镜头呢?边读边把你拍到的镜头展示给观众。(指名读所找的句子。)
7.聚焦第一个镜头: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齐读。
(2)师问:海鸥不是人,是动物,它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如果你能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就更好了!好一个“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你从“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中体会到了海鸥们悲伤的心情。又一个“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你从“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中读懂了海鸥们害怕的心情。海鸥们悲伤地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海鸥们害怕地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是在叫着什么,说着什么呢?)
(3)想象说话(你已经把自己当作鸥群中的一只了,学习语文,不仅要关注印在纸上的文字,更要关注印在你内心深处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
(4)当人们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可曾想到过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意想不到)
8.聚焦第二个镜头: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指名读。
(2)“瞻仰”什么意思 ?指名说。(恭敬地看)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这个词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对海鸥来说,他不是伟人,而是它们的(亲人)。多么贴切的比喻啊!对老人来说,海鸥就是他的——儿女(生接),对海鸥来说,老人就是它们的——父亲(生接)!此刻,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怎么会不急切,不悲伤?指名读句子。
过渡:多么有灵性的海鸥啊!
9.照片中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翻飞盘旋的海鸥们,像是注视着他的儿女……他不能再撮着嘴呼唤海鸥们了……
聚焦第三个镜头: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范读。
(2)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3)我们在什么时候会 “肃立不动”?(庄严的升旗仪式)多么安静而肃穆啊!此刻,翠湖边上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动物为人类举行的庄严肃穆的葬礼啊!(它们仿佛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指挥着海鸥们,它们纷纷落地,站成两行,肃立不动,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
(4)想象:假如你就是鸥群里的一只,假如你就是那只只有一只脚的“独脚”,就是那只脚上有环的“老沙”,肃立在老人遗像前,一定会回忆起和老人相依相随的往事。你会想起什么情景?(你是一只懂得感恩的海鸥,正因为懂得感恩,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齐读句子)
(出示唤海鸥片段)指名读。(多么美好的回忆,可是,老人走了,再也听不到老人亲昵的呼唤声了,想到这儿,海鸥们怎么会不难过呢?——再读句子)
(出示夸海鸥片段)指名读。(重情重义的海鸥啊,在作者的眼中,你们就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生接:白翼天使!)
10.海鸥对老人的情多深啊!孩子们,你们看,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聚焦第四个镜头:出示: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生接读。)
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动情,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句子,将“扑”读成“飞”。
你听出了什么?能换吗?说说理由。引导从“扑”中体会其所包含的海鸥的心情。(无奈、伤痛、焦虑、急切)
想象:在海鸥们的大声鸣叫中,我们听到它们无奈地叫着——急切地喊着——
这么多的海鸥快速飞来的景象是如此壮观,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老人的场面又是如此悲壮!齐读这句话,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11.师小结:海鸥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之情,各位导演在这四组镜头中,都是抓住了海鸥的什么进行拍摄的呢?(板书:动作)它们的一系列举动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12.配乐,引读:当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想不到的是——生读:一群海鸥地......当我们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一片空地时,又想不到的是——生读第二组句子。
当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更想不到的是——生读第三组句子。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又怎么会想到——生读第四组句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多的意想不到?出示“十多年了,……”齐读。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啊!出示资料。老人对海鸥的爱是怎样的爱?(板书:无私的爱)正因为这无私的爱,才有了海鸥对老人这份——震撼的情。(板书)
二、练笔.表达
作者已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只能用一个省略号来表达心中的震撼,目睹这样的场面,谁能不为之动容呢?你想对老人或海鸥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配乐)
三、总结?升华
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人们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关爱动物的老人,在翠湖边为他修筑了一座铜像。(出示)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他们喂食,老人虽然已去,但他关爱动物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同学们都加入到关爱动物的行列中,共享一片和谐温馨的世界吧。下课!
重难点分析、突破与检测资源包
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 |||
重点分析 | 提示: * 简要说明:该“点”在归属的上位知识、或单元(或主题、或领域、或某册教材)中或在本学科内容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是否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学生发展具有什么重要价值? * 详细说明:该“点”在课标中是如何要求的?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可迁移性,对继后学习的影响?该“点”是否有较高的包容度?该“点”的化解是否有助于某种学科思想的形成,或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或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等,简言之,是否具有“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功效。 | ||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 |||
难点分析 | 提示: 难点的体现—— * 知识方面。例如:感知模糊、理解错误、记忆混乱、难以迁移或应用…… * 技能方面。例如:未能领会要领,未能掌握方法或程序,未能熟练形成技巧,习惯性或心理定势的干扰,负迁移…… * 态度、情意方面。例如:无法坚持、不感兴趣、无法转化为行为习惯…… 学习难点的主要成因(难点是源自何方?)—— * 源于学生。例如:缺乏认知前提(知识基础欠缺、知识漏洞),科学前概念的干扰,认为没用……以及其他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特有的生活环境局限导致的经验空缺或思维定势的干扰。 * 源于知识技能本身。例如:抽象,远离实际生活或生活经验,不符年龄特点,关系繁杂、过程曲折…… * 源于以往教学。例如: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跨度大、可接受性差、未提供支撑、讲不到点、思路不清…… | ||
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 |||
教学目标设定 | |||
提示:“教学目标”只要求说明与“重难点”有关的教学目标。可把难点的化解作为总目标,然后提出几条能够说明学生难点化解的标准,定为具体目标(子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以“学生”为主语,必要时也可隐去“学生”二字。 | |||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 |||
教学过程设计 |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组课文,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入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一、学习导读,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单元导读部分。 2、指名说说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二、启发谈话,引发质疑 1.同学们,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平时见过的海鸥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海鸥图片,海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想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人与海鸥之间的真实故事。看着老师写课题,齐读。 4、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5、好,同学们的疑问可真多。在这里,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这位老人是谁?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谁来说说这位老人的情况? 6、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给段落标上序号,注意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看看有哪些不懂的词语,作上记号,可以和同桌一起交流。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谁来说说课文有几段?数清楚了吗?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通过读书,你弄懂了哪些内容? 4、还有哪些疑问呢? 5.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选择一个什么词?(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提示:其实,课文里就有这个词语,看谁能最先把它找出来)(出示那句话)齐读。 6、理解什么是“亲人”。你觉得课文中是谁把谁当成亲人? 7、是的,不仅仅是老人将海鸥当成了亲人,而海鸥也将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8、下面,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段落写出了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哪些段落写出了海鸥把老人当作了亲人? 9、抽生回答。分成两部分。1—13这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14—17这部分表现了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10、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看看这两部分中哪些语句让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11、好了,我看同学们的表情,就知道你们读进去了,批画的这些句子,我们下节课将详细地解决。 12、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感受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浓厚情谊,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作业: 书写课文中的生字,摘抄喜欢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深情(老人对海鸥的爱)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2、请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关心照顾?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3、抽生发言。学生可能会说出下面的一些句子。顺序是随机的。 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这位同学划的是老人喂海鸥的片断。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出老人对海鸥的关心照顾? (生抓住几个动词说) 2、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3、师: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生:①海鸥多就快,海鸥少就慢。②海鸥吃得快就快,海鸥吃得慢就慢。) 4、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 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5、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海鸥的鸣叫。海鸥扑翅膀的声音。老人的笑声,他在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在扑着翅膀吃食。海鸥们围着老人飞,老人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6、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这段话。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大家读海鸥的表现。(合作读) 7、在这篇有声有色的乐曲中,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海鸥,你会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师:哪些同学是写老人的,哪些同学是写海鸥的?老人与海鸥究竟在说些什么? | |||
教学效果检测题 提示:提供的检测题需根据其难易程度,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 |||
易 | 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撮嘴(cuō zuǒ) 扇动(shán shàn) 照片(piān piàn) 塑料(sù suò) 空地(kōnɡ kònɡ) 褪色(tèi tuì) 似的(sì shì) 模样(mó mú)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抑( ) 瞻( ) 遗( ) 滇( ) 仰( ) 赡( ) 遣( ) 慎( ) | ||
中 | 三、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 ) 2.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 3.停下脚步观看。 ( ) 4.在一起不分离,形容关系亲密无间。 ( ) 5.恭敬庄严地一动不动地站着。 ( ) 四、巧填量词。 一( )海鸥 一( )空地 一( )布衣 一( )布包 一( )鸣叫 一( )冬日 一( )翅膀 一( )乐谱 一( )遗像 | ||
难 | 五、《老人与海鸥》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老人与海鸥》中的老人名叫__________,他被昆明人称为“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