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桥》,总是如往常那样迫切想知道专家、学员们对课的看法,总是那样热切地盼望着伙伴能给予指导和点拨,是呀,“旁观者清”,这几乎是所有做课教师的心理。课后讨论时,杨老师就课给予评价,认为优秀的地方是教师很激情,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为文中的人物而感动,最大的问题是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太小了。思考空间?我似乎豁然开朗,几次磨课,总觉得自己的设计有点别扭,但又不知道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听着学员们真心诚意的话语,不觉再一次认真地思索,思考空间的缺失说明了什么?我想这不是简单的教学设计的不足,究其根源,是教师本身课堂主体意识的缺乏与淡薄,正因为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组织教学,因而也就不可能在课堂中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于是带着“学生主体观”,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
一、课堂教学以教师成人的体验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体验
初读《桥》,不觉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读
完后,早已是泪流满面。作者谈歌用生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形象,可歌可泣、催人泪下。凶猛的洪水、慌乱的人群、伟大的老汉在我的脑海中定格。于是总想将这份来自成人的阅读体验带给学生,迫切希望学生也能有这样丰富的感受与强烈的情感冲击。于是课一开始,
我便按照自己的想法“感悟洪水——感悟群众——感悟老汉”的步骤迅速引导学生进入紧急的洪水灾难中,试图通过学生的朗读烘托出一个紧张危险的局面,然而学生的反应是迟钝的,甚至是茫然的,学员们认为,一开始的直奔主题忽视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感悟,显得主观武断、甚至独裁。细细思考同伴的话,觉得很在理,以上的教学步骤不就是我个人的阅读体验吗?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从认识洪水开始是否过于师为了呢?是否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阅读体验?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对人物有深刻的印象,那么我是否可以将教学的步骤从学生的实际感悟开始,使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阅读体验呢?语文课堂中的主体首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自己阅读体验的场所。
二、过于“神化”的感悟抑制了学生对人物的客观认识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心系群众是不容置疑的,这本来就是作者、编者之所以写此文,选此文的真正目的,他与浙教版的焦裕禄、孔繁森一样,是为讴歌党而服务的,都是一心一意为群众的好党员。于是在这种主导思想的引领下,我紧紧抓住文中的“拥戴”,一起和学生去体会这个高大的、丝毫没有个人欲望的、甚至是完全神化了的老汉形象,学生的感悟果真如我所愿,“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只顾他人、不顾自己”等词语一个又一个地脱口而出。无知的我还在为课堂上的这一幕沾沾自喜,幼稚地认为:高大的形象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定格。课后,杨老师就这一设计做了指导,提出“教育该如何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如何将教材中神化了的人物人性化”,一番话令我如拨云雾。的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无法对教材中必学的文章发表意见,做到自主取舍,尽管本文在描写上有点不妥,但作为教师,我们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将神化了的人物人性化,使之符合学生的真
实体验。
就本文来说,老汉的品质置身于一个危急万分的洪水灾难中,按照常人的理解,这样的场面“求生”是人最本质的念头,如果我能抓住文中“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引导学生质疑,进而体会老汉身为父母又心系群众的矛盾心理,那么人物内心的冲突将更加强烈地为学生所体会,这样感悟出来的老汉也必将是更为人性化的,符合普通人特点的老汉了。
事后,我对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一番调查,在“你想问老汉什么问题”一项中,全班56位学生无一例外地回
答“为什么要舍弃自己的儿子”。调查结果说明,课堂上所设计的“体会神化了的老汉行为”即使能使学生“妙语
连珠”,也无法真正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语文课堂中的主体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多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多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生为主的课堂,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