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星期四开展了一次学科语文公开课。课前的我,进行充分的备课、研读教材、把握课标,切实的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前的我,教学流程反反复复的在脑子里回放,课件也仔细揣摩以求达成最衔接、环环相扣的效果。但是其实在真实的教学课堂上,有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而正是这些不固定的情况的发生才最反映出老师的教育机智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而我也正是缺乏把控教学往愿景中引领的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先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吗?可以举起自己智慧的小手与大家分享。
生:我想去海南,因为那里四季如春,风景优美。
生:我想去新疆,因为有美丽的天山。
今天有两位小朋友也有他们想去的地方,有个孩子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也有个孩子住在天山,他想去北京看一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叫做《我多想去看看》。出示一些北京和新疆的名胜古迹,如:天安门、长城、天坛、天山等等。让同学们一起感受美丽的风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
分别以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并组词等方式进行记忆与检查,其实学生预习的情况并不好,有些同音不同字没有区分清楚,字词没有完全掌握。于是,采用一些识字方法(猜字谜法、偏旁记忆法、加一加等方式)使得让学生们记忆更深刻。
三、课文学习
1.教师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圈画出不熟悉的生字词,并思考文中有几个自然段,讲了哪两个地方?
2.学生自读
读的过程中字音读准确,读顺句子,边读边画出思考问题的答案。
3.逐段分析
每一自然段画出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并带有应景的图片,加深印象。再根据文中的词语进行联想,填上正确恰当的词语。
4.学生齐读
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读好其中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5.读、记修饰词
四、小组讨论
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你也以“我多想……”开头,说出自己的愿望。
五、作业
布置小练笔,写下自己的愿望。
六、重点一类字的讲解
课后反思及改正措施
整个课堂下来,虽在流程上没有大的问题,也贴合课标所要达成的目标,而且在课外延伸的渗透也较为丰富,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与视野。但是,我还存在以下许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评语的引领力不够强
都说教师关注哪里,学生做到哪里。教师想要学生发展成什么样子,那么学生就会努力做到什么样子。因而,在平时课上或课下,只要看到学生身上具备有一点好的品质与行为特征就给予大力的肯定与鼓励!以一带多,以好的榜样刺激带动其他学生使之争相模仿,最终教师就可以用“简单几句话”的引导便可朝着理想中的发展方向迈进。
第二,给出的要求不够具体
比如让学生有感情的、流利的朗读课文这个要求。教师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怎样是有感情?怎样又是流利呢?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小,不能够理解如此抽象的词语,因而教师应该说出简单的、易理解的词语,可以转换成——请同学们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不添字、不漏字,把句子读顺,不拖音、不蹦字,带有自己的感情,哪些读重哪些读轻,带有不同语气。
再如思考的问题用尺子画出来,提出不够明确。应换为——请用直线笔直的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应画完整。
第三,教学内容主次不够分明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把应完成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达成了,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适当的渗透,或一句话带过,或简单几张课件进行了解。如果讲述过多,可能会主次不轻,本末倒置。
第四,书写板书时字不正
书写课题时有些倾斜,说明每个字没有站稳。如果各个立正,注意间架结构,那么板书自然而然就整齐排列。除了课下多加以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第五,教学流程宏微观兼顾性不够
每一课的教学设计要了如心胸这是必须的,但教师掌握这种微观教学流程以外,还需要对这本节课的大致框架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流程进行完之后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兼顾这两个方面,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导入——课题——延伸——升华)
从这节公开课中,我确实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下功夫将其改正,一节精彩的课都是背后一次次,一遍遍无数的课磨出来的。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并从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教中思,从思中进,我相信我会一步步的成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位于港区前列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