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崇尚权威、崇尚专家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性地人云亦云、跟风无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育也呈现出一种崇尚课本、崇尚教材的乱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都是以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潜意识里认为教材是神圣不可亵渎的,从来不会对课本上的知识产生怀疑,更不会去批判。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是不会思考、“服从型”的学生。内心深处也知道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却不知该如何下手。孙双金老师的两节课不禁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批判性阅读可以这么上。
不教语,何以成文?孙老师很善于从“词”入手调动学生的思考,使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了语文味。在教学《四季之美》这节习作课中描写萤火虫动态的词语时,孙老师通过两个不同版本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儿翩翩飞舞。”卞立强将其翻译为“翩翩起舞”,孙老师却认为“漆黑漆黑的暗夜”里,怎么可能看到“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呢?接下来引出了于雷的另外一个译本:“群萤乱飞、银光闪烁”。对比当中学生自然体会到第一个版本更具美感,第二版本更贴合实际。学生也体会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原来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固定答案,答案有时候不只一个。
在《山居秋暝》这首诗中,孙老师抓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句诗,特别是“喧”和“动”两个动词,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恬淡静谧的景象,感受浣女淳朴快乐的形象。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换个词。学生换的词不管是在平仄还是意义上可能不一定多么好:闹、响;晃、摆……但是换词的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思考的意识,学生初步产生了质疑课文、质疑权威的意识,敢于也勤于思考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可能有点高深,但对于老师而言,我们应该把这种批判意识带到课堂上去,因为批判性思维的意识比批判性阅读的能力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