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诗歌里的矛盾》《枫桥夜泊》听课感受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蒋老师在授课时,抛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采用抛砖引玉,以点带面的教学手法,首先让学生欣赏多首日本诗歌,感受其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评析,而后改写了西班牙诗歌,提出写诗要求,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填诗环节,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读诗、品诗、填诗、改诗、写诗环环相扣,节奏紧凑。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子孙。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
        王老师的《枫桥夜泊》这节课,从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体验诗人的心情和愁绪,把学生带到愁眠的情境中,王老师敏锐的抓住了诗中“对愁眠”的“对”字进行解读,有“配合”之意,江枫、渔火的意象与诗人是互动的,有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化为浓浓的物我一体的愁,学生朗读时读出了情怀,读出了不一般的味道。后面两句意象集中于“钟声”,以“钟声”为主线,在起承转合中表现对愁的关怀,对愁的抚慰,使人在凄冷的愁眠中感受心灵的慰藉。本课既抓“愁眠”,更抓“钟声”,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感受到愁眠的意境,更体会到钟声的温暖。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