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好!
借用这次观摩活动一位老师上的习作课“我的心儿怦怦跳”中的一个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此刻我的心情。观摩活动开展这么多年,自己在大会上评课还是头一回。现场课难评,对一堂课说好,相对来说容易一点;如果对老师的课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是不敢说得太直白的,因为课没有好坏之分,有的老师不一定能认同我的看法,也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自己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教材研究、编写工作,要在这么老师面前谈教学,实属外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老师们谅解。
语文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学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评价一节课,主要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学生获得的发展。
两天半的时间,展示交流了不同年段、不同文体、不同类型的示范课,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很有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
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新媒体、新挑战,新的感受:语文课回归语文课了。
1.目标意识增强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目标清晰(为什么没有用目标精准,老师们第一次用统编教材教,在目标的把握上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目标虚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语文的味道浓了。
2.能够围绕教学目标,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关注学生的学,敢给时间让学生读书;敢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写;敢给机会让学生发言。这是语文课堂非常难得的变化,需要再接再厉。
3.语文课上得平实、扎实有效了,呈现的是真实的课堂。特别是教师的自我表演、拿腔拿调的现象不多见了,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还望继续保持。当然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这次观摩活动上课的男老师人数首次超过了女老师。
4.一些新的课型,能在大会上交流,没有经验可寻,能够上出一些特色,难能可贵,对明年新教材的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加强对这些新课型的研究。
下面结合光盘课的教学(我看了20节左右的光盘课,对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了一点儿研究,光盘课中有的师生对话听不清楚,还请了上课老师帮助整理),现提出一些问题,仅供老师们参考、研究。主要从八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1.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评价一节课的关键在哪里?课堂上的生成,主要表现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什么样的问题,师生是怎么梳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
关注一节语文课,主要看课堂上,学生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是怎么回答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是怎么反馈的(包括怎么规范学生的语言);老师引导学生提问时,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比如已懂的问题(实际上是假问题)、不懂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
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编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提问策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提问阅读策略教学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提出问题(什么时候提问、在什么地方提问,提出的问题怎样才能有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理解能力。这是教材的编排意图。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指向不清楚,学生就会摸不着头脑,从学生一脸茫然可以看出来。教师提出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的梯度与发展性(实际上是目标的梯度)怎么体现?教师对问题的解答(师与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到位了,是不是出现偏差。等等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弄明白。需要老师们增强问题意识。
2.熟悉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转变观念,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看得出,所有上课老师,每一节课都在努力实施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体现教材编排意图。但是,有的课,教的是统编教材,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还留有原来的影子。虽然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但对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排意图,理解得不够深入。比如,“漫画”与漫话的区别在哪里。三年级下册教材,在五月份的全国教材培训会上已经拿到了,五年级写人抓特点,三年级下册与第六单元的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差异在哪里?当然与老师们没有看到全套教材有一定关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明年各版本三至六年级教材被替换成统编教材后,不同版本的教材,同一篇课文可能编排不同,如何避免统编教材中的课文,还是原来的教法?很有趣的是,习作课: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以课文《竹节人》为例文来进行习作指导。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的《竹节人》这节课,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看出,同一篇课文,教学目标不同,对文本有着不同的处理。
再比如,阅读策略和习作能力单元,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编排体系与呈现方式,这次观摩活动只有一个课时的展示交流,还看不到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还看不到怎么完成识字写字教学任务? 这两种课型,对老师来说是全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也是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上能否能所不同?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小学语文教材是按照精读、略读两大类课型编排的。对于“阅读策略”、“习作能力”单元,能不能采用教读法?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方法、教策略上、转变学习方式上,还需要多下点功夫,研究得更深入一些。
再比如,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强调的是“运用”,而不是“学习”。课后思考练习题:“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猜猜它们意思,再查字典验证。”怎么猜词意是学生自己的事,不用限制,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这些方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掌握了。况且,猜猜理解词意,与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也不是并列关系。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运用”,两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是这次观摩活动课,需要重点思考研究的一个问题。
3.对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编排意图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还需要读懂、吃透文本,提高对文本理解、把握的能力
有的课,对文本的理解把握还不够到位。比如,对文本的解读,一篇优美的、读后能够唤起或产生美好意境的散文,教学突出“固然”“也有”“即使”这几个词语显然是不妥的。“固然”“也”是副词,一般修饰名词或形容词语的;“即使”属于让步连词,连词是虚词,这些词语很难形成画面感。画面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段落和课文内容,通过图像化的阅读策略才能形成的。
此外,有的课,要清楚教学的重点是作者描写的“我发现”,还是读者阅读的“我感受”,这涉及到如何解读文本,一篇课文目标如何定位?有的课,对文本主旨、对阅读或表达方法的概括是否准确,每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教材或教学中一些概念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需要加强研究。
同时,还需要把握好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比如,情感基调欢快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能让学生读出愉悦;一篇悲情伤感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老师和学生都要能从中受到触动,获得感动。有的课学生读完,课堂上本该是寂静无声的,因为会被意想不到的结局震憾,会被形象感染,在这方面,是不是需要引起上课老师的注意呢?
4.教学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已知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真实的学习感受
学生很可爱,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关键看老师是否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的主观评价先入为主,有没有必要再引导学生质疑?
语文教学要利用好课本中的资源,要突出重点,提倡一课一得,一节课让学生有什么收获,在什么方面得到发展,还需要加强研究。
5.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整体性是统编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特点,年段的整体,每册的整体,单元的整体。就单元整体问题,在这里简单地跟老师们介绍一下教材的编排意图。
统编教材在考虑到单元中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内容的横向联系同时,也重视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逻辑体系。比如,口语交际中某些生活类交际话题、讨论交流类话题,不一定都以阅读为基础,有的以交际功能为主要线索来编排。
又如,教材写景类的课文单元比较多,不太适宜让学生在每个这样的单元中都来写景,因为学生的习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习作需求与阅读需求之间毕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过于强调单元内部各种元素的横向联系,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会不可避免地使口语交际和习作成为阅读的附庸,进而导致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自身规律被忽视,一些必要的表达能力得不到专门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6.习作强调的是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怎么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我个人不太主张习作指导过于强调习作方法。
“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这是我在教材培训中所讲的。但是,习作指导将课文或片断作为例文,好像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学生习作的实际收获也不大。需要研究习作指导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起到学得方法和仿写的作用。另外,提倡由读到写,习作指导时,是不是应该侧重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而不是重新回到课文中再学方法。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
7.再谈文体意识
首先要说的是,小学阶段不能按照文体来教学,不要教文体知识。正如语法修辞一样。否则,就大大超出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与要求了。
比如,小说的教学,课程标准在初中阶段才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六年级编排一个小说单元,不是让老师去教小说的特点。文体意识是我提出来的,主要针对的是语文教学文体意识淡薄、文体不分问题。比如,把小小说《桥》上成真实的,《狼牙山五壮士》上成虚构的,学生学完神话故事《普鲁米修斯》,以为人类的火是普鲁米修斯带来的。
小说的主要教学目标:一是能够初步区分作品的真实与虚构;二是感受人物形象。比如,小说的结局往往是出人意料的(统编教材中已经作了提示)或结局留下悬念,感动读者,人物形象提升往往也是通过结局来体现,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小说不是记叙文,教小说不要当成小说来教,现在还可以再补充一句:小说也不能当成记叙文来教。小学阶段怎么教小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8.其他几个思考的问题
文道统一问题:“道”的内涵很广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思想教育”。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重在“滋润渗透 潜移默化”,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思相教育要重视抓住教育的时机。
比如,光盘有位老师问学生:你最想要什么奇遇?
生1:想有长生不老药,给我的妈妈、爷爷奶奶/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愿望是好的,但世上没有不老药。
生2:想有一只神笔,画摇钱树,自己当老板,把钱给穷人/致富靠自己的劳动,这是一次很好的进行劳动教育时机。(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公平问题:不只是师生平等对话,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只要这种体验没有价值取向问题);还要面向全体,在公开课上,上课教师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不了解,限于少数几个人发言,是可以理解的。
教学评价问题: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一是激励,二是诊断:修正与提升。教师的评价为什么喜欢用名言警句?如“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没有搞懂教学目标取向,所以没有发言权。
学习方法与能力问题: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提供相关的情境或活动,需要的是反复练习,多运用,“熟能生巧”。跟在座的老师们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常看到改变文章本来的叙述形式,为什么喜欢将训练的内容编成儿歌让学生背诵,我的意思是这样做不是好不好,而是价值体现在哪里?比如,应用文的学习,对格式的关注很有必要,但不同的应用文或功能性口语交际,内容的要求是各有不同的,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
以上是我听课的一些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